[实用新型]一种解决次生污染的扫、拖地一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6350.1 | 申请日: | 202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8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欢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28;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次生 污染 拖地 一体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扫地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系统结构和方法,利用集尘盒中设置多腔体和清洁水,并透过海绵体等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扫地机器人使用中产生的次生污染,通过轴轮带动抹布循环转动,并经过清洁洗涤腔体实现拖布自洁,达到扫、拖地一体的功能;通过在机器人上加装多个自由度的机械手,经本体上安装的雷达和摄像头,并充分利用算法识别功能,达到拾取杂物和对细小夹角清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解决扫地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系统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生活品质的快速提升,从事琐碎、复杂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逐渐由机器人替代,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配置并使用扫地机器人,来负责家庭地面的保洁工作;由于目前的扫地机器人使用PP(聚丙烯)高效滤纸,PET滤纸,PP和PET复合高效滤纸以及玻纤高效滤纸等作为过滤网使用,在扫地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往往吸入较大的灰尘,经过滤后仍有较部分极细尘透过滤网进入空气中,并在较为封闭的居室空间中形成浓度高且危害大的PM2.5,从而产生较为隐蔽的次生污染,且不为人所察觉并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由于目前市场所出售扫地机器人的拖地功能,均以增加机座来实现清洗抹布功能,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和机座间结构较为分散,并多占用了有限的居住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扫地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系统结构和方法,利用集尘盒中设置多腔体和清洁水,并透过海绵体等多孔滤网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扫地机器人使用中产生的次生污染,通过轴轮带动抹布循环转动,并经过清洁洗涤腔体内安装的毛刷自动清洁拖布,实现扫、拖地一体的功能,通过在机器人上加装多个自由度的机械手,并利用本体的雷达和摄像头,充分利用数据模型和算法识别功能,达到拾取杂物和对细小夹角清理的目的。
本实施例所述扫地机器人在使用扫地吸尘作业时,风道前段中安装的吸尘马达通过吸风口吸入灰尘,使灰尘进入集尘箱前腔体,透过前腔体中设置的浸水海绵体过滤后,经底部通孔进入集尘箱的后腔体,并由后腔体中的清洁浸水海绵体过滤后透出,再由后风道经出风口排出,所有微尘在水和海绵体的多次过滤后,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且无次生污染产生,通过对集尘箱中的水和海绵体的更换及清洗,从而实现绿色环保作业;
本实施例所述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箱分两前、后两个以上腔体,且两个相邻箱体底部由孔相连接,并分别安装类似蜂窝状极细微孔的吸尘棉海绵体,关在两个腔体中注入清水通过底部孔连接;由进风口吸入的灰尘由前腔体的海绵体和清水过滤后,经与相邻腔体底部相连的孔进入后腔体,在后腔体的水和海绵体过滤后经出风口排出,由于两个腔体相连接的孔位于腔体底部,使得进入的带灰尘风必须透过前腔体浸水海绵体后并从底部相连通孔进入后腔体中;水中由于海绵体的置入,使吸入的风不易产生气泡,从而避免了带微尘的气泡随风进入空气中,并同时也避免了水在腔体中出现的晃动和溢出。
本实施例所述扫地机器人所使用的拖布为环形结构,其装配后拖布经轴轮张力拉紧后构成倒V字形结构,使其一端通过从动轴轮接触地面,另一端置于清洁水箱,其最高位置安装动力轴轮和一个从动轴轮,在清洁地面时,拖布通过动力轴轮的带动,由一端的从动轴轮并利用机体重力,使之与地面接触并利用其压力贴紧地面,在轴轮和抹布转动下完成地面拖拭工作,另一端的从动轴轮置于清洁水箱中,拖布在动力轴轮的转动下,经箱体侧面安装的毛刷多次刷洗,完成对抹布的清洁,从而实现抹布的自洁功能,无需人工清洗抹布,只需更换箱体中的清洁水,从而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
本实施例所述扫、拖地一体机器人,所使用的拖布通过动力轴轮和从动轴轮间的间隙时,通过系统预设置的清洁环境,自动调节两轮间的间隙大小,实现对拖布的干湿度调节,从而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所述扫地机器人通过在机器上安装多个关节的机械手臂,并利机器人自身携带的雷达和摄像头,识别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杂物,通过拾取达到更为完善的保洁环境,通过多关节机械手臂,进入较为复杂和细小的空间作业,从而升级拓展更加细致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欢,未经陶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6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罩铝塑条输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应背部角度的腰椎按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