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圈的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1212.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5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华;向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研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1F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喻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源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圈 支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圈的支撑机构,涉及钢筋笼制造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减少内圈的轴向移动。包括中心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中心组件包括中心轴以及能够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杆组,所述支撑杆组以以中心轴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在所述中心轴的圆周面上,所述支撑杆组均包括驱动杆组以及平行于所述中心轴轴线的横杆,所述驱动杆组一侧与所述中心轴铰接,另一侧与所述横杆铰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横杆朝垂直于所述中心轴轴线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钢筋笼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在张紧过程中对内圈位置的调整,减少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笼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圈的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路桥建设的飞速发展,钢筋笼在桩基施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钢筋笼的传统制作方式多是采用手工制作,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以及钢筋笼造价高。或者采用传统的钢筋笼加工设备,该传统的钢筋笼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其中在进行主筋与内圈的焊接时,在传统的钢筋笼加工设备中,需要采用连杆结构的内圈支撑机构将内圈进行支撑张紧,用以固定内圈。由于在作业过程中,连杆做摆动运动,以此展开横向支撑杆对内圈进行支撑,横向支撑杆在展开的过程中存在轴向移动导致内圈张紧厚后的位置不可控,且存在内圈倾斜的可能,在会对内圈与主筋的焊接造成影响,需要人工对内圈的位置进行调整或焊接,减少了作业的效率以及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支撑机构,减少内圈的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内圈的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圈的支撑机构,包括中心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中心组件包括中心轴以及能够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杆组,所述支撑杆组以中心轴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在所述中心轴的圆周面上,所述支撑杆组均包括驱动杆组以及平行于所述中心轴轴线的横杆,所述驱动杆组一侧与所述中心轴铰接,另一侧与所述横杆铰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横杆朝垂直于所述中心轴轴线的方向移动。
该方案中,通过分布于所述中心轴的圆周面上的所述支撑杆组中的横杆对所述内圈进行支撑,其中由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带动所述支撑组件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与中心轴和横杆铰接的驱动杆组对所述横杆进行推动并限制所述横杆仅沿垂直于所述中心轴轴线的方向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所述横杆在张紧时不会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产生轴向移动,进而所述内圈也不会受所述横杆的带动产生轴向的移动,也能够避免内圈由于轴向运动时产生的轴向惯性导致移动过程中造成倾斜,影响后续的焊接作业。而位置固定的钢筋笼,能够方便后续的焊接作业中设置固定的焊接点,以便提高钢筋笼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在张紧过程中对内圈位置的调整,减少了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研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研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1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