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焊接机器人的三偏心阀门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8943.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7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鲁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32;B23K37/0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河南银隆律师事务所 41186 | 代理人: | 王帅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焊接 机器人 偏心 阀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焊接机器人的三偏心阀门焊接系统,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该基于焊接机器人的三偏心阀门焊接系统,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上方设置有三偏心阀门,所述三偏心阀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三偏心阀门内圈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带动定位夹具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远离定位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带动转动装置转动的回转装置;焊接过程需要不断变换工件位置,才能满足密封面的堆焊,通过六轴机器人与回转装置和转动装置协调联动,避免了焊接轨迹偏差和成型不良的问题,大大减少后期人工修补和返工的机率,焊接厚度均匀,减少后期二次加工时的加工量,阀体的总体制造成本降低,质量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焊接机器人的三偏心阀门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
目前三偏心蝶阀的密封面堆焊多是采用手工堆焊,焊接过程需要不断变换工件位置,才能满足密封面的堆焊,且焊接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焊接机器人的三偏心阀门焊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焊接三偏心蝶阀密封面效率低,且焊接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焊接机器人的三偏心阀门焊接系统,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上方设置有三偏心阀门,所述三偏心阀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三偏心阀门内圈的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带动定位夹具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远离定位夹具的一侧设置有带动转动装置转动的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且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回转装置沿横向方向移动,所述地板上还设置有六轴机器人和焊枪,所述六轴机器人用于夹持焊枪对三偏心阀门进行焊接,所述地板上固定连接有对清理焊枪的清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夹具采用三爪卡盘,所述转动装置包括C型板,所述定位夹具与C型板为转动连接,所述C型板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定位夹具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为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C型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扇形齿轮的圆心角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外壳体滑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地板上设置有焊机和气瓶,所述焊机通过导线与所述焊枪电性连接,所述气瓶通过输气管与所述焊枪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地板上设置有焊接烟尘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型号为JZJA-,所述六轴机器人上固定安装有防碰撞传感器,所述防碰撞传感器位于焊枪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地板的顶部设置有安全围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8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