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3769.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5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单联君;郭建民;颜日锦;蔡文俊;旷南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最终 接头 对接 机构 | ||
1.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暗埋段隧道,延伸至岸边,所述暗埋段隧道的端部设有孔径外扩的凹槽;
预制管节,所述预制管节的前端设有第一止水结构,所述预制管节的后端伸入所述凹槽内部;
沉管管节,位于所述预制管节的前方;
顶出机构,用于将所述预制管节由所述凹槽向前顶出,并将所述预制管节和沉管管节之间的第一止水结构压接;
第二止水结构,设置于所述预制管节和所述暗埋段隧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结构包括围绕所述预制管节前端周向设置的GINA止水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前端设有环槽,所述第二止水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环槽中的止水气囊,所述止水气囊与所述预制管节的外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预制管节和所述暗埋段隧道之间的伸缩型止水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隧道端部的外围轮廓外扩形成扩大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部于所述预制管节后方设有第一端封门,所述预制管节内部设有第二端封门,所述沉管管节内部设有第三端封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封门后方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杆穿过所述第一端封门的孔洞与所述预制管节连接,所述孔洞处设有单向止水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段隧道前方设有支撑所述预制管节前行的固定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围堰,设置于所述暗埋段隧道端部外侧,所述围堰在所述沉管管节沉放前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37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环境整治的集成截污调蓄池
- 下一篇:混合机快速换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