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自动换挡的两速轮毂电机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4656.2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1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华;王英喆;黄善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7/12 | 分类号: | B62M7/12;H02K16/02;H02K7/10;H02K7/116;H02K7/00;F16D43/16;F16H3/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章荣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自动 换挡 轮毂 电机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换挡的两速轮毂电机及车辆,其涉及轮毂电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滚动支承有相互连接的轮毂和端盖,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主轴上分别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子与轮毂之间的第一挡行星减速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子与端盖之间的第二挡行星减速组件;所述第二挡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与所述端盖连接的离心驱动组件,所述离心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端盖的转速来控制所述第二转子与端盖之间的传动。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实现两个挡位的切换,而且能够提高骑行体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换挡的两速轮毂电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轮毂电机包括直驱和齿轮减速两种结构类型。直驱电机的转子即轮毂,而齿轮减速电机的转子通过齿轮减速机构输入到轮毂上。上述两种结构均无机械变速功能,无法对电机的输出实现扭矩和速度的转换,运行效率低。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19951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其包括轮毂体和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有电机、定轴轮系齿轮组件和离心离合器结构,定轴轮系齿轮组件通过超越离合器设置在电机的运动输出右端盖上,离心离合器结构设置在电机的运动输出左端盖上;当电机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能够通过超越离合器带动定轴轮系齿轮组件来驱动轮毂体转动,离心离合器结构处于分离状态;当电机沿着另一个方向转动时,通过离心离合器结构带动轮毂体转动,超越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上述电动车轮毂电机虽然包括抵挡和高挡两个挡位,但是挡位的切换需要改变电动的转动方向,而无法在骑行过程中实现自动换挡。
现有公开号为CN111207116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摆式甩块离心离合器,其包括中心轴、电机和轮毂,电机的左侧通过超越离合器和行星组件与电机左内盖连接,行星组件的外侧通过左端盖连接有刹车件,电机的右侧通过电机右内盖连接内摆式甩块机构,内摆式甩块机构的外侧连接有右端盖,右端盖和左端盖均与轮毂连接。
上述内摆式甩块离心离合器,在低速时,电机通过超越离合器和行星组件带动左端盖转动来驱动轮毂作低速运动;在高速时,电机右内盖带动内摆式甩块机构动作带动右端盖转动来驱动轮毂作高速运动。
但是,上述两种轮毂电机结构中,在低速时形成齿轮减速电机结构,在高速时直接形成直驱电机结构,低速与高速状态传动比的差距较大,一方面影响运行效率,另一方面骑行时转速的突增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影响骑行体验,并影响使用寿命。
而且,上述两种轮毂电机结构中的离心离合器均与电机连接,即通过电机的转速来控制离心离合器的动作。但是对于上述内摆式甩块离心离合器,当电动车在下坡或者滑行不需要启动时,轮毂保持在高速状态,超越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则电机不转动,则离心离合器复位到初始状态,当骑行者再次启动时,若轮毂仍操持在高速状态,则电机转动后先使超越离合器离合进入低速挡,然后在切换至高速挡,频繁的挡位切换不仅影响骑行体验,而且容易导致零件故障,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换挡的两速轮毂电机,其能够自动实现两个挡位的切换,而且能够提高骑行体验,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自动换挡的两速轮毂电机,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滚动支承有相互连接的轮毂和端盖,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
所述主轴上分别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子与轮毂之间的第一挡行星减速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子与端盖之间的第二挡行星减速组件;
所述第二挡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与所述端盖连接的离心驱动组件,所述离心驱动组件根据所述端盖的转速来控制所述第二转子与端盖之间的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八方电气(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4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