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持力度可调的机器人焊接夹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2749.6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盛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优利酷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力度 可调 机器人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力度可调的机器人焊接夹爪,包括转动杆、夹持机构、转动机构、调节机构与力度控制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焊接于转动杆一侧外壁的支撑杆、铰接于支撑杆一端的配合杆、焊接于配合杆一端的固定板、焊接于支撑杆一侧外壁的第一电动推杆,夹持机构包括焊接于固定板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焊接于第二电动推杆底部的支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电动推杆运作能够带动固定杆,固定杆一端的夹持板能够对焊接件进行夹持,通过设置在夹持板一侧外壁的橡胶板能够避免对焊接件的外壁造成划痕,安装在橡胶板一侧外壁压力传感器能够与焊接件外壁接触,压力达到固定数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停止运作,实现自动控制夹持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夹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力度可调的机器人焊接夹爪。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对机械零件进行夹持转移,现有技术中,大多都是通过机械夹爪对机械零件进行夹持转移,而现有的机械手夹爪结构复杂,而且夹取端不能根据工件的特性进行调节,大多采用更换夹爪进行夹取,从而导致使用较为麻烦,局限性大,通过机器人控制搭接的夹爪,实现对零件的稳定夹持与搬运,是保证自动化生产过程高效运行中最基本且最关键的一环,因同一条自动线上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夹持部位尺寸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产品需使用不同的夹爪来满足夹持与搬运,为保证生产线换型时更加高效,机器人本体的动作是固定并且有限位的,因此仅能通过夹爪的尺寸保证夹持与搬运的稳定性;
现有的机器人焊接夹爪加持的力度无法进行调节,在固定焊接件时容易导致物件掉落造成损坏,且现有的机器人焊接夹爪多方位调节能力较差,无法做到多个方位进行调节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夹持力度可调的机器人焊接夹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力度可调的机器人焊接夹爪,包括转动杆、夹持机构、转动机构、调节机构与力度控制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焊接于转动杆一侧外壁的支撑杆、铰接于支撑杆一端的配合杆、焊接于配合杆一端的固定板、焊接于支撑杆一侧外壁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焊接于固定板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焊接于第二电动推杆底部的支撑块、焊接于支撑块两侧外壁的连接杆、铰接于连接杆一端的固定杆与焊接于固定杆一端的夹持板,所述力度控制机构包括焊接于外壳顶部的控制器、粘接于夹持板一侧外壁的橡胶板与安装于橡胶板一侧外壁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焊接于配合杆一侧外壁。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外壳、开设于外壳顶部的转动口、套设于转动口内壁的转动杆、焊接于转动杆外壁的齿轮、啮合于齿轮一侧外壁的锥形齿轮、安装于锥形齿轮一端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焊机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底部焊接于外壳底部内壁。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底部焊接有轴承,且轴承底部焊接于外壳底部内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三电动推杆,且第三电动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杆一侧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与驱动电机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输出端,且控制器连接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驱动电机运作能够带动齿轮,齿轮能够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带动转动杆能够带动夹持装置能够进行多个方向的转动,通过在配合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夹持装置进行前后位置调节,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运作能够带动夹持装置进行高度调节,通过多个电动推杆的运作能够实现对夹持装置的多方位调节,提高使用效果,增加装置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优利酷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优利酷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2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式碳捕集封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改良式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