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0582.8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3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辉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A01M2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污染 治理 水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包括蓄水仓,所述蓄水仓呈对称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蓄水仓之间依次安装有行走驱动组件、H型板、抽泥硬管和安装柱,所述H型板上安装有两组水体运输组件,所述安装柱上安装有摄像组件、控制器和信号接发器,所述安装柱的内腔设有蓄电池,所述行走驱动组件、水体运输组件、摄像组件、信号接发器和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本机器人可在湖底行走并对湖底地貌进行勘察,当发现湖底积聚的淤泥时,可向蓄水仓内加水使得本机器人下沉,使得抽泥硬管插入淤泥中进行抽泥作业,设有超声波驱鱼器,可通过超声波驱鱼器对鱼进行驱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治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百年来,湖泊富营养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据统计,我国富营养湖泊占统计湖泊总数的56%。许多大型湖泊,如太湖、巢湖和滇池等,都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水环境问题。点源的污水排放、非点源的大气沉降和地表径流注入、水生生物残体的腐烂分解等,其中大部分的污染物最终被湖泊底泥所吸纳,使得沉积物中的污染物逐步富集起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沉积物会对水生态产生严重影响,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包括蓄水仓,所述蓄水仓呈对称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蓄水仓之间依次安装有行走驱动组件、H型板、抽泥硬管和安装柱,所述H型板上安装有两组水体运输组件,所述安装柱上安装有摄像组件、控制器和信号接发器,所述安装柱的内腔设有蓄电池,所述行走驱动组件、水体运输组件、摄像组件、信号接发器和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手摇控制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驱动组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在两组蓄水仓之间,所述横杆上在有角度调节电机且所述角度调节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杆并与其下方设置的螺旋推进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体运输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H型板上,所述水泵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阻挡盖且所述阻挡盖的内腔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水泵的上端呈对称安装有连接导水管且两组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蓄水仓连接。
优选的,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水下摄像机,所述水下摄像机斜向下设置,所述水下摄像机上设有呈环形排列的补光灯。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下端安装有深度探测器且所述深度探测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下端设有超声波驱鱼器且所述超声波驱鱼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机器人可在湖底行走并对湖底地貌进行勘察,当发现湖底积聚的淤泥时,操作人员可向蓄水仓内加水使得本机器人下沉,使得抽泥硬管插入淤泥中进行抽泥作业。
2、设有超声波驱鱼器,可通过超声波驱鱼器对鱼进行驱赶,避免给本设备的移动或摄像带来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的水体运输组件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湖体内源污染治理的水下机器人的右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辉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辉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0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