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尘火车装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7336.X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武;刘长旭;黄增荣;刘子维;段敦兵;姚前敏;张弦;李辉;卢海宽;梁瑞琦;佘利民;杨永俊;师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尘火车装焦装置,包括放料装置和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管和集尘罩,两根集尘管左右对称设置在放料装置两侧,集尘罩设在集尘管和放料装置的底端,集尘管和放料装置均可上下伸缩;本实用新型通过集尘罩将焦炭的落料末端的粉尘进行合围限制,再通过双集尘管在焦炭的落料末端进行收尘,具备适用性强、收尘范围广和收尘效果彻底且显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车装焦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尘火车装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炼焦行业,炼出的焦炭,通过皮带转运至储焦仓,皮带无法外送时,焦仓需通过火车外排,火车装车时,散装的焦炭虽说是颗粒状,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细小颗粒和碳粉,由于卸料口与物料的接收点落差比较大,物料是自由落下,这段距离没有任何束缚物料的设备,现有的焦炭的收尘装置为:收尘通道为单通道,从卸料口设置收尘通道并套接在送料通道外,两者的底端直达物料的接收点,在接收点进行收尘。
上述方案存在缺陷:1.收尘通道为单通道,收尘通道直接套接在送料通道外,收尘通道的实际收尘空间只有送料通道外壁和收尘通道内壁之间的空腔,使得收尘通道的收尘效率降低;2.物料在落到接收点时会向四周散开,在散开的同时也会有粉尘产生,收尘通道的吸尘口较小,无法收集物料散开后产生的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尘火车装焦装置,通过集尘罩将焦炭的落料末端的粉尘进行合围限制,再通过双集尘管在焦炭的落料末端进行收尘,该实用新型具备适用性强、收尘范围广和收尘效果彻底且显著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尘火车装焦装置,包括放料装置和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管和集尘罩;两根所述集尘管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放料装置两侧,所述集尘罩设在所述集尘管和所述放料装置的底端,所述集尘管和所述放料装置均可上下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管包括内套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外套管、第一下限环、第二下限环、第三下限环、第一防脱落环、第二防脱落环、第三防脱落环、第一上限棒、第二上限棒和第三上限棒,所述第一上限棒和所述第一防脱落环分别上下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下限环和所述第二上限棒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壁和外壁的顶端,所述第二防脱落环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外壁的底端,所述第一套管套接在所述内套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上限棒下方,所述第一下限环位于所述第一防脱落环上方,所述第二下限环和所述第三上限棒分别上下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内壁和外壁的顶端,所述第三防脱落环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外壁的底端,所述第二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上限棒下方,所述第二下限环位于所述第三防脱落环上方,所述第三下限环设在所述外套管内壁的顶端,所述外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上限棒下方,所述第三下限环位于所述第三防脱落环上方;设置多级套管且每级套管分别设有卡位,多级套管可以根据实际物料的落料高度来进行伸缩调整集尘管的长度,提高装焦装置的适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管还包括集尘接管,所述集尘接管通过法兰连接在所述外套管的下端,所述集尘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集尘罩连接;集尘接管避免多级套管和物料直接接触,防止颗粒焦炭卡入多级套管中间,进而造成多级套管的卡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7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炼钢连铸中间包塞棒浇注过程脱落的装置
- 下一篇:侧卧位辅助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