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5870.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9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廖飞龙;吴水娇;杨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H01M10/42;A62C3/16;A62C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中新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涉及电池包安全设计领域。电池箱包括箱体和阻燃装置。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阻燃装置外接于箱体,阻燃装置被配置为在箱体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向箱体的内部提供绝缘阻燃介质。电池包包括电池单体和上述的电池箱,电池单体容纳于电池箱。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该电池箱设置有阻燃装置,阻燃装置外接于箱体,当电池单体热失控时,阻燃装置向箱体内部提供绝缘阻燃介质,一方面绝缘阻燃介质能够隔开可燃物,另一方面,绝缘阻燃介质能够为电池单体降温,进而阻断热蔓延。该电池包采用了上述的电池箱,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能够阻断热蔓延,安全性较好。该车辆的电池包着火概率较低,较为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安全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主要是通过采用延缓引火源的方式控制热蔓延,如在电池单体之间增加阻燃材料,或者电池单体采用活性相对较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些技术仅能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一定程度上延缓热蔓延,但无法从系统层面上根本阻断电池包热蔓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无法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阻断热蔓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箱体和阻燃装置。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阻燃装置外接于箱体,阻燃装置被配置为在箱体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向箱体的内部提供绝缘阻燃介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箱设置有阻燃装置,阻燃装置外接于箱体,当电池单体热失控时,阻燃装置向箱体内部提供绝缘阻燃介质,一方面绝缘阻燃介质能够隔开可燃物,另一方面,绝缘阻燃介质能够为电池单体降温,进而阻断热蔓延。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阻燃装置包括介质容纳箱、第一管和第一开关装置。介质容纳箱用于容纳绝缘阻燃介质。介质容纳箱与箱体通过第一管连接。第一开关装置设置于第一管,第一开关装置用于在箱体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打开,以使介质容纳箱内的绝缘阻燃介质通过第一管进入至箱体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开关装置,在电池单体未发生热失控时关闭,分隔箱体和介质容纳箱,防止介质容纳箱内的绝缘阻燃介质进入箱体内,并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打开,使得第一管连通箱体和介质容纳箱,让介质容纳箱内的绝缘阻燃介质进入箱体内。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阻燃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箱体的内部的温度。第一开关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打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来检测箱体内的温度,便于确定电池单体是否发生热失控,若箱体内的温度达到阈值,可以判定电池单体发生了热失控,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装置打开,向箱体内提供绝缘阻燃介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阻燃装置包括第二管,介质容纳箱与箱体通过第二管连接,第二管用于将箱体内的空气引导至介质容纳箱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管,当电池单体热失控时,箱体内的温度上升,空气受热膨胀,箱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管排入介质容纳箱内,减少箱体内的氧气,排出燃烧三要素之一的助燃剂,进一步阻断热蔓延,另外,箱体内的空气排入介质容纳箱后,介质容纳箱的气压增大,进一步挤压绝缘阻燃介质,使得绝缘阻燃介质更快进入箱体内。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阻燃装置包括第二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设置于第二管,第二开关装置用于在箱体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打开,以使箱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管进入至介质容纳箱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开关装置,便于控制箱体和介质容纳箱的连通或断开,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打开第二开关装置,便于将箱体内的空气排入介质容纳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5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