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3068.1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君;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北部湾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F16F15/08;G01C21/26;H05K7/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车载 车辆 定位 终端 | ||
1.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本体(1)、中控台(2)和负载板(3),所述负载板(3)数量为一对并且彼此相互平行固定于车辆上,所述负载板(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位槽、下位槽,该对负载板(3)上相应的上位槽之间桥接有上支杆(4),该对负载板(3)上相应的下位槽之间桥接有下支杆(5),所述中控台(2)上固定有背杆(6),所述背杆(6)上端设置有挂钩(7),所述背杆(6)下端螺接有限位螺钉(8),所述限位螺钉(8)与所述背杆(6)下端围绕形成“L”形托钩,当将所述挂钩(7)挂接于所述上支杆(4)上时,所述下支杆(5)套接于所述托钩内,所述中控台(2)内设置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内固定插接有固定框A(11),所述中控台(2)和固定框A(11)之间通过四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机构(12)固定卡接,所述固定框A(11)的内壁滑动套接有固定框B(21),所述固定框B(21)的左右相背两侧与固定框A(11)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A(22),所述终端本体(1)滑动套接于所述固定框B(21)内,所述终端本体(1)的上下相背两侧与固定框B(2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B(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4)或下支杆(5)与所述负载板(3)表面之间还夹塞有减震垫(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9)的材质是橡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1)的后侧内部开设有散热腔(24),所述终端本体(1)的内壁电路板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25),多个所述散热片(25)的一端均贯穿伸入散热腔(24)内,所述散热腔(24)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26),所述散热腔(24)的左右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出风口(27)和进风口(28),所述出风口(27)和进风口(2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在中控台(2)前侧的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外活动套接有定位板(14),所述定位板(14)的表面开设有活动套设在固定杆(13)外的套孔(15),所述定位板(1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插孔且插孔内活动插接有定位杆(16),所述固定框A(11)的前侧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杆(16)对应插接的定位槽(17),多根所述定位杆(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牵拉板(18),所述牵拉板(18)和定位板(14)相向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套设在定位杆(16)外的复位弹簧(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远离中控台(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定位板(14)外侧的限位板(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A(1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T形卡块(30),所述中控台(2)对应通槽(10)的内壁开设有与T形卡块(30)匹配卡接的T形卡槽(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B(21)的上下相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筒A(32),所述固定框A(11)的左右相对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在导向筒A(32)内的导向杆A(3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1)的左右相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筒(34),所述固定框B(21)的上下相对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在导向筒(34)内的导向杆B(35)。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车载车辆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26)的进风通道固定连接有罩设在进风口(28)外的引风壳(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北部湾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北部湾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30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