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纵梁内板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45821.9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6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文;夏昌兴;李友力;张雷;崔颖;阮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器 固定 支座 前纵梁内板 焊接 装置 | ||
一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纵梁内板焊接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压紧机构和导热板,定位装置上设有用于定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水平位置的定位销和从前纵梁内板内侧定位其水平位置的定位块,导热板固定在定位装置上面,导热板内部设有冷却液通过的冷却液通道,导热板在定位销和定位块相应位置设有孔,定位销和定位块穿过导热块上相应位置的孔,并伸出导热块上表面,导热板上表面为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下侧基准面,前纵梁内板为管状,套在定位块上,下端放置在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上表面上,压紧机构的压头压在纵梁前缓冲器固定支座的四个角和前纵梁内板的四个立边上,本实用新型有效控制焊接变形,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情况下的焊接质量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车身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纵梁内板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某车型汽车前纵梁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保险杠连接时两者间隙过大,难以装配,且装配后存在应力过大问题,极端情况下出现: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可能因振动导致该位置的螺栓出现松动或断裂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焊接变形引起的,前缓冲器固定支座a与前纵梁内板b装配关系如图1所述,在前纵梁内板b与前缓冲器固定支座a接触位置外侧四周有焊缝,焊接热量较大,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由于焊接收缩已经焊接翘曲导致前缓冲器支座产生较大的变形,当其与前保险杠匹配时两者间隙过大或者间隙不均匀造成装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纵梁内板焊接装置,以有效控制了前缓冲器固定支座的焊接变形,保证其与前保险杠装配间隙符合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纵梁内板焊接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与前纵梁内板焊接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压紧机构和导热板3,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用于定位前缓冲器固定支座水平位置的定位销和从前纵梁内板内侧定位其水平位置的定位块;所述导热板3固定在所述定位装置上面;所述导热板3内部设有冷却液通过的冷却液通道35,所述导热板3在定位销和定位块相应位置设有孔,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块穿过导热板3上相应位置的孔,并伸出所述导热块上表面,所述导热板3上表面为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下侧基准面,所述前纵梁内板为管状,套在所述定位块上,下端放置在所述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上表面上;所述压紧机构的压头压在纵梁前缓冲器固定支座的四个角和前纵梁内板的四个立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内侧定位组件1和定位板2,所述内侧定位组件1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中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板2包括:定位底板21和和定位底板21,所述定位底板21中部设置的工艺孔Ⅰ24,左右各设一个与前缓冲器固定支座上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定位底板21设置在内侧定位组件1的上侧,与内侧定位组件1的底板11固定连接并有一定间隔,所述内侧定位组件1上的定位块穿过工艺孔Ⅰ24伸出到定位板2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3固定在定位板2上面,导热板3中部设有工艺孔Ⅱ31,内侧定位组件1上的定位块穿过工艺孔Ⅱ31伸出到导热板3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3长度小于定位板2长度,导热板3两端面在两定位销中心位置,导热板3与定位销对应位置设有半圆孔,定位销穿过半圆孔伸出到导热板上面。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右压紧机构4、上部压紧机构5和左压紧机构6,每个压紧机构都包括气缸、压头和气缸连接头,气缸上侧转动连接压头,压头下部设置气缸连接头,所述右压紧机构4和左压紧机构6的气缸连接头下侧压紧所述纵梁前缓冲器固定支座的四个角,所述上部压紧机构5的气缸连接头下侧压紧所述前纵梁内板的四个立边。
进一步地,所述右压紧机构4、上部压紧机构5和左压紧机构6还各包括:L型连接板,所述气缸侧面通过所述L型连接板与内侧定位组件1的底板11和定位板2的定位底板2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5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点焊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粉碎机构的药剂科药物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