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越野车手部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58525.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佑联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7/00 | 分类号: | B62J2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商和专律师事务所 32444 | 代理人: | 岑志剑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越野 车手 保护 机构 | ||
越野车手部保护机构,包括连接机构,一端连接设置于驾驶位内侧,手腕带,内径可调,第一带体,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手腕带和连接机构,第二带体,一端连接于一手腕带,另一端活动设置于第一带体。有益效果是:能够对手臂起到较好的保护,同时不影响驾驶操作;便于快速的脱离车体;腕带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连接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越野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部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沙漠旅游的兴起,沙漠越野车(沙漠蹦蹦)也随之火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体验这种激情刺激的运动。当然,乘客或驾驶员都会有安全带做到相应的保护。
在越野车激烈驾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诸如翻车之类的意外。有调查表明,在越野车翻车后,人手部受伤的概率远大于其他部位。这是由于,人体被安全带保护限制,不容易受伤,但是手臂缺少保护,在车翻转的过程中,手臂容易摆动车外,从而引起严重的损伤。如果简单的将手部直接固定在车体上,一来可能影响驾驶,二来手部固定后较难实现快速的脱离车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越野车手部保护机构,包括
连接机构,一端连接设置于驾驶位内侧,
手腕带,内径可调,
第一带体,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手腕带和连接机构,
第二带体,一端连接于一手腕带,另一端活动设置于第一带体。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带体使用状态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带体使用状态长度。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带体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带体长度,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长度可调。
一种方式,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连接母件,设置于驾驶位内侧,
连接子件,一端与连接母件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带体。
一种方式,
所述手腕带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本体两端的
第一连接件,两面均设有第一粘合部,
第二连接件,包括尾端相连的第一粘合翼和第二粘合翼,所述第一粘合翼、第二粘合翼内侧面均设有与第一粘合部适配的第二粘合部。
一种方式,所述第二带体远离所述手腕带的一端设有扣环,所述扣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体。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带体设有限位件,所述扣环在所述限位件和连接子件之间滑动;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带体前部。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带体的使用状态长度为50-70cm,所述第二带体的使用状态长度为30-6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对手臂起到较好的保护,同时不影响驾驶操作;便于快速的脱离车体;腕带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腕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第一带体,101限位件,200第二带体,21扣环,300手腕带,321第一粘合翼,322第二粘合翼,400连接机构,41连接子件,42连接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佑联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佑联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8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