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减速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0663.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思;冯忠义;孟凡超;郭志英;侯娜;王凯;王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1;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总成 | ||
1.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从动齿轮(1),沿X轴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
主齿大轴承(21)和主齿小轴承(22),沿Y轴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所述主齿大轴承(21)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1)和所述主齿小轴承(22)之间;
两个差速器轴承(3),沿X轴方向分别转动设置在从动齿轮(1)的前后两侧;
接油板(4),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壁,所述接油板(4)的前端靠近于所述从动齿轮(1)的前齿端面,所述接油板(4)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主齿大轴承(21)和所述主齿小轴承(22);以及
前挡油板(51)和后挡油板(52),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壁,所述前挡油板(51)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1)的前齿端面和其同侧的差速器轴承(3)之间;所述后挡油板(52)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1)的后齿端面和其同侧的所述差速器轴承(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板(4)的前端沿X轴方向投影在所述从动齿轮(1)的周向边缘内侧,所述接油板(4)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油面(41)和第二导油面(42),所述第一导油面(41)朝向所述主齿大轴承(21),所述第二导油面(42)的后端朝向所述主齿小轴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板(4)在所述第一导油面(41)的末端设有凸肋(43),所述凸肋(43)和所述主齿大轴承(21)之间沿Y轴方向间隔布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的储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板(4)与所述壳体(100)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前端面(1001)和后端面(1002)均与X轴方向垂直,其中一个所述差速器轴承(3)与所述前端面(1001)端面配合,另一个上述差速器轴承(3)与所述后端面(1002)端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板(51)和所述后挡油板(52)均与X轴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板(51)和所述后挡油板(52)均设有:
接油端(501),沿预设距离朝向所述从动齿轮(1)的外缘;和
出油端(502),与同侧的所述接油端(501)连接并设置在同侧的所述前端面(1001)或所述后端面(10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挡油板(51)和所述后挡油板(52)中,从所述接油端(501)至所述出油端(502)的高度均匀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板(51)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前挡油板(51)等角度间隔布置,所述后挡油板(52)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后挡油板(52)等角度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板(51)和所述后挡油板(52)均与所述壳体(100)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0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导向定位机构液压伺服油缸
- 下一篇:酒瓶周转覆膜胶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