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进气端盖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3571.4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旭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45/04;B21D45/00;B21D53/84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6 | 代理人: | 兰仙梅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进气端盖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进气端盖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设置有龙门架,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设置有中套,所述中套顶端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龙门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中套内侧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中套一端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中套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下模板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设置有撑杆,且所述撑杆顶端处于限位槽内侧;通过设置了本装置,在端盖冲压时无需人工手动将成型的端盖从模具中取出,提高了冲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发动机进气端盖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中,端部侧壁会安装有端盖,通过螺栓与主体固定连接,起到密封的作用,在端盖加工时,一般采用冲压模具进行加工,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但是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不足;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47039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端盖冲压模具,其虽然采用后侧滑动导向架,倒装式结构,用于完成内孔修边及外边缘拉伸,其工作过程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工艺可行性好,经济效益显著,但是并未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手动将冲压成型的端盖从模具中取出,生产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发动机进气端盖冲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发动机进气端盖冲压模具,通过设置了本装置,在端盖冲压时无需人工手动将成型的端盖从模具中取出,提高了冲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发动机进气端盖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设置有龙门架,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设置有中套,所述中套顶端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龙门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中套内侧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中套一端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中套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下模板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设置有撑杆,且所述撑杆顶端处于限位槽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处于缺口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设置有输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气缸与中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架,且所述第三气缸贯穿中套的一端表面与中套内侧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杆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撑杆的侧视截面均呈“T”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设置截面呈“L”形,且所述支架远离工作台一端的高度要高于缺口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与工作台为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远离工作台一端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了本装置,在端盖冲压时无需人工手动将成型的端盖从模具中取出,提高了冲压效率;
2、通过设置了输送带,可以将成型的端盖直接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下一道工序,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套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旭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旭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3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机全自动钢包转运台
- 下一篇:一种能够提升搅拌混合效果的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