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的智慧路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0511.X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2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杰;杨红运;金忠富;曹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2;E04H12/18;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感知 融合 系统 智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的智慧路杆。该路杆包括立柱和悬挂固定于立柱上部的横杆,所述立柱底部通过旋转升降装置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旋转升降装置包括中空旋转平台和垂直升降机构。中空旋转台和垂直升降机构公用同一个电机进行驱动,能够分别实现立柱和横杆的水平旋转以及垂直升降,可以更方便的养护路杆上安装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路杆上设置了多源感知融合系统中各种传感器、通信系统、显示设备组件的固定位点,且通过机电结构设计来保障其安装、维护的便捷性,便于集成形成具备车路协同多源感知融合功能的数字化智慧路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的智慧路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交通出行需求的与日俱增,当前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因存在数字化程度不充分、信息处理能力有限、通信技术落后等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交通安全和高效率的需求。因此,交通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亟待提升。路杆作为常见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其在照明辅助、交通信息提示、传感器固定安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成为交通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中之重。当前路杆存在养护不便、与机电系统结合程度不充分、缺乏高性能计算单元作为边缘计算载体进行数据分析、通信设施技术落后等缺陷,不能满足车路协同、全天候多要素状态感知、智能视频分析等新需求,因而需要升级改造。
在现存路杆升级改造的相关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07019012 U的实用新型专利构造了一种集成WiFi、微基站、LED显示屏、环境监测传感器、摄像机和照明设备的路杆,该设计因为WiFi覆盖范围有限、相邻WiFi AP之间切换漫游时间长、造价单价高昂导致性价比低等缺点,难于实际应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10924914 U的实用新型专利构造了一种具有车辆识别功能的的路杆,利用摄像头和特制结构件来实现车辆识别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 210687980 U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机械传动设计车辆通行挡杆,实现交通管制,授权公告号为CN 209245936 U的实用新型专利构造了一种具有洒水降霾功能的太阳能智慧路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光传感器、雾霾传感器和喷水装置,实现洒水降低雾霾的效果,授权公告号为CN 209279043 U的实用新型专利构造了一种太阳能物联网路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电控箱、红外信号收发、继电器等设备实现相邻路灯的通断,上述方案均具备一定实用性,但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考虑非常有限,进而无法应对“全天候多要素状态感知”的要求;授权公告号为CN 110047280 U的发明专利构造了一种支持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基于视觉算法分析局部路面车流状态,动态调整信号灯,并通过无线短波通讯向车载设备广播信号灯状态,其在市域交通具备较强实用性,然而摄像机对光照条件、雾、霾等自然条件较为敏感,对于路面车流的感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多源感知融合得到强化提升。
但是,路杆的横杆部分往往安装于路面上方,当发生故障时,需要对路面进行临时封道并通过云梯等登高设施进行维修施工。相对于普通路杆而言,安装有各种多源感知融合电子器件的路杆具有更高的故障发生率,因此当需要对此类路杆进行维修或者养护时,存在较大的便捷性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现有技术中道路基础设施的车路协同、全天候多要素状态感知等需求,并克服传统路杆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时存在的维修养护不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的智慧路杆,其通过对于机电系统和结构的设计优化使其适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安装多源感知融合系统的智慧路杆,包括立柱和悬挂固定于立柱上部的横杆,所述立柱底部通过旋转升降装置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旋转升降装置包括中空旋转平台和垂直升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未经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0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采血管分拣机
- 下一篇:导线压接管弯曲度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