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局部厚铜电路板曝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6232.4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2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团芬;杜强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宇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杯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电路板 曝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厚铜电路板曝光结构,包括菲林层、阻焊油墨层、铜层、介质层;铜层覆盖于介质层上,铜层由薄铜区和厚铜区组成,厚铜区为铜厚大于薄铜区的铜层区域,厚铜区的面积小于薄铜区,阻焊油墨层覆盖于铜层上,菲林层贴附于阻焊油墨层上,菲林层对应厚铜区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菲林孔,菲林孔的面积小于厚铜区的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阻焊油墨层替代湿膜或干膜形成感光层,能够充分填充不同铜厚形成的落差,且在菲林对应的厚铜区开孔,能够有效增加菲林与阻焊油墨层的贴合度,整体结构简便可靠,能够有效提升局部厚铜电路板的曝光制作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厚铜电路板曝光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英文名: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又称印刷线路板、电路板,作为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支撑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由于其采用电子印刷术制成,故称为“印刷”电路板。
对于一些需要具备局部高散热或局部高电流通量的电路板,需要设计为局部具备厚铜的结构。局部厚铜结构的电路板的曝光工序较难制作,曝光前,感光层一般使用涂布感光湿膜或贴附感光干膜形成感光层,曝光时,菲林需要紧贴感光层,但局部的铜厚过厚,菲林不易贴附在感光层上,会在铜厚落差的位置形成空洞现象,曝光过程中容易产生光线散热,影响曝光质量,产生曝光不良等问题。
目前一般采用增加感光层的厚度的方式,降低厚铜区与薄铜区的高度差,使菲林能够很好的贴附在感光层上,但单纯的增加感光层,容易导致感光层过厚,使曝光的光线能量难以穿透感光层,从而产生后续加工的曝光不足等问题,若增加曝光能量,则相对较薄的感光层的区域,又会产生曝光过度问题。
因此,基于以上背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局部厚铜的电路板曝光结构,提高局部厚铜电路板的曝光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具有不同铜厚区域的电路板的曝光不良、曝光过度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局部厚铜电路板曝光结构,包括菲林层、阻焊油墨层、铜层、介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覆盖于所述介质层上,所述铜层由薄铜区和厚铜区组成,所述厚铜区为铜厚大于所述薄铜区的铜层区域,所述厚铜区的面积小于所述薄铜区,所述阻焊油墨层覆盖于所述铜层上,所述菲林层贴附于所述阻焊油墨层上,所述菲林层对应所述厚铜区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菲林孔,所述菲林孔的面积小于所述厚铜区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厚铜区的厚度比所述薄铜区的厚度大20μm至50μm。
可选地,所述阻焊油墨层的厚度为15μm至30μm。
可选地,所述菲林孔的直径为100μm至300μm。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阻焊油墨层替代湿膜或干膜形成感光层,能够充分填充不同铜厚形成的落差,且在菲林对应的厚铜区开孔,能够有效增加菲林与阻焊油墨层的贴合度,整体结构简便可靠,能够有效提升局部厚铜电路板的曝光制作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局部厚铜电路板曝光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菲林层,110-菲林孔,20-阻焊油墨层,30-铜层,310-薄铜区,320-厚铜区,40-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宇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宇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6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板边工具图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离子气体探测的榻榻米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