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物品投递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4462.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顾李杰;单川;糜浩宇;杨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D47/00;B64D47/08;B64D1/12;B60L53/16;B60L53/3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投递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物品投递无人机,包括有四旋翼投递无人机和用于无人机充电的自动充电器,所述四旋翼投递无人机包括有无人机电池、GPS、叶片浆、电机、支架、NAZA飞控系统、抛投器、摄像头,所述无人机电池与抛投器控制电板连接,所述电机、GPS分别与无人机飞控连接,所述叶片浆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抛投器上,所述抛投器包括有单片机、伺服电机以及物品仓,还包括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和相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通过无人机进行远距离准确输送物品,并进行定点投放,避免无人机在输送物品时产生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物品投递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
无人机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往往通过在无人机上安装摄像头通过人为记录观察,但是也会用于输送物品,在进行输送物品时,往往需要人跟在无人机下方附近进行监督,防止其撞到建筑物或者树木等,通过摄像头传输影像供人们观察并及时改变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不仅麻烦而且需要使用者跟在无人机下方附近,往往导致无人机在进行物品输送时,还需要投入人工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投递无人机实施输送的工作效率。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投递无人机大多只有一个物品仓,对于多任务处理效率较低,对人力、物力、财力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物品投递无人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解决无人机在输送物品时,需要人为在无人机下方进行监督、识别观察放置地点再投放,降低了投递无人机输送的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物品投递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四旋翼投递无人机和用于无人机充电的自动充电器,所述四旋翼投递无人机包括有无人机电池、GPS、叶片浆、电机、电调、NAZA飞控系统、支架、抛投器、摄像头,所述无人机电池与抛投器控制电板连接,所述电机、GPS分别与无人机飞控连接,所述叶片浆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抛投器上,所述抛投器包括有单片机、伺服电机以及物品仓,还包括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和相机,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到四旋翼投递无人机飞至指定地点时,所述相机拍摄指定地点照片传输至移动设备进行确认,通过四旋翼投递无人机遥控器发出信号,所述单片机接收信号并控制伺服电机打开物品仓进行投放。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有用于无人机电池充电的无人机充电口,所述自动充电器包括有电源线、充电器主体、自动手臂和充电插头,当四旋翼投递无人机电量低于危险值时自动返航回自动充电器处,所述自动充电器的自动手臂自动寻找无人机充电口,将充电插头插入无人机充电口为无人机进行充电。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物品仓包括有塑料齿轮臂、铰链、碳纤维底板、碳纤维侧板、碳纤维顶板、碳纤维侧板方槽以及碳纤维侧板凸起方块,所述碳纤维侧板通过碳纤维侧板方槽和碳纤维侧板凸起方块相互连接设置,所述碳纤维顶板固定连接在碳纤维侧板的顶面上,所述碳纤维底板通过铰链铰接在碳纤维侧板的底面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碳纤维侧板上,所述塑料齿轮臂一端固定在碳纤维底板上,另一端上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与无人机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抛投器上。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云台相机与无人机飞控连接,所述云台相机固定安装在抛投器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4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