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2995.8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守祥;周涛;郑瀚笙;严飞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248;B65G15/32;B65G47/04;B65B3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沈敏强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交替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生产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末序压机,用于冲压形成板件;运输皮带,设置于所述末序压机旁,用于输送末序压机冲压形成的板件;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末序压机和所述运输皮带运输起点之间,用于将末序压机冲压形成的板件放置于运输皮带上,且任意连续两件被放置于运输皮带上的板件底边分别朝向运输皮带运输方向的两侧;沿所述运输皮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设有质检区和装箱区,其中质检区具有位于运输皮带两侧的质检工位,装箱区具有位于运输皮带两侧的装箱工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适用于汽车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制造行业冲压生产线仍较多采用机器人进行材料的运输及成品件的下线,一般成品下线采用六轴式机器人进行作业,流程为:机器人从末序压机上抓取成品件,放置在线尾运输皮带上随皮带运动,经过人员质检后,由两侧装箱作业人员按顺序拿取放置在台车上,由叉车运送至成品库。
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在每次放置板件时,成品件在运输皮带上的位置和朝向基本保持一致,但由于侧围零件尺寸大,造型左右侧差异较大,装箱人员只能在皮带一侧抓取板件,作业空间较拥挤,容易造成两组装箱作业人员因干涉而增加劳动负荷,装箱作业无法跟上整线节拍,同时台车切换困难周转空间不足,两个叉车同时作业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末序压机,用于冲压形成板件;
运输皮带,设置于所述末序压机旁,用于输送末序压机冲压形成的板件;
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末序压机和所述运输皮带运输起点之间,用于将末序压机冲压形成的板件放置于运输皮带上,且任意连续两件被放置于运输皮带上的板件底边分别朝向运输皮带运输方向的两侧;
沿所述运输皮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设有质检区和装箱区,其中质检区具有位于运输皮带两侧的质检工位,装箱区具有位于运输皮带两侧的装箱工位。
所述机器人上装有用于获取该机器人所抓取板件重量的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电路连接该机器人的PL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人将板件交替放置于运输皮带上,任意连续两件被放置于运输皮带上的板件底边朝向相反,便于分别从运输皮带进行装箱作业,增大装箱作业空间,消除单侧装箱互相干涉带来的劳动负荷,增大叉车搬运台车空间,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施工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施工示意图。
图中:1、末序压机;2、运输皮带;3、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种机器人交替放料系统,包括末序压机、机器人和运输皮带,其中末序压机用于冲压形成板件,设置于运输皮带的运输起点附近;机器人设置于序压机和运输皮带运输起点之间,用于将末序压机冲压形成的板件放置于运输皮带上运输起点位置。
本例中沿运输皮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设有质检区和装箱区,其中质检区具有位于运输皮带两侧的质检工位,装箱区具有位于运输皮带两侧的装箱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2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