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21974.9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鹏;张猛;郭昭;田江伟;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47 | 分类号: | F02M26/47;F02M26/29;F02M26/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谭镇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车辆 | ||
1.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废气管路(8)上的电加热腔(1),所述电加热腔(1)位于废气再循环冷凝器(6)和进气歧管(7)之间;
设置于所述废气管路(8)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温度传感器(2)位于所述废气再循环冷凝器(6)与所述电加热腔(1)之间;
以及
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分别连接所述电加热腔(1)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所述控制器(3)在所述废气管路(8)内传输的废气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加热腔(1)将所述废气管路(8)内废气温度加热至超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所述废气易积碳结胶的最大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腔(1)包括:
加热环(110),所述加热环(110)套设在所述废气管路(8)上;
蓄电池(120),所述蓄电池(120)分别连接所述加热环(110)和所述控制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110)包括:
加热层(111),所述加热层(111)包覆所述废气管路(8),所述加热层(111)和所述蓄电池(120)连接;
保温层(112),所述保温层(112)包覆所述加热层(111);
壳体(113),所述壳体(113)包覆所述保温层(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隔层(114),所述分隔层(114)设置于所述壳体(113)和所述保温层(112)之间,以及所述保温层(112)与所述加热层(1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110)包括第一半圆环(115)和第二半圆环(116),其中,所述第一半圆环(115)与所述第二半圆环(116)在包裹所述废气管路(8)后卡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环(115)上的第一卡接部(117);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圆环(116)上的第二卡接部(118),所述第二卡接部(118)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7)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废气再循环冷凝器(6)进气口处的所述废气管路(8)上的废气再循环阀(4),所述废气再循环阀(4)和所述控制器(3)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3)确定所述废气再循环阀(4)关闭时,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电加热腔(1)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7)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和所述控制器(3)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3)在所述进气歧管(7)内传输的混合气体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加热腔(1)停止对所述废气管路(8)内的所述废气进行加热,以使所述进气歧管(7)内所述混合气体温度不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进气歧管(7)的受热最大温度,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219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断器、电池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冷藏车安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