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8533.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黄泰保;赵慧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美标朗源动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04;F02B33/40;F02B39/10;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郑丽军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发动机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包括空气滤芯盒,所述空气滤芯盒的顶端连通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端部套有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的外壁周围固定有限位挡圈,且进气软管的端部套有卡箍。该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通过利用外壳体内的电机以及扇叶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外壳体内的空气输送至进气歧管内,能够对进气歧管内的空气进行补充,确保缸体内的空气量;通过在对接筒的外壁周围设置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能够在对接筒与节气门主体连接时,方便密封圈卡接在节气门主体的进气口,实现过盈配合,提高了进气支管与节气门主体连接的密封性,防止进气支管在输气过程中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燃气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附加空气阀、怠速控制阀、谐振腔、动力腔、进气歧管等组成。当发动机工作时,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的开度,以此来改变进气量,控制发动机的运转。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滤去尘埃等杂质后,流经空气流量计,沿节气门通道进入动力腔,再经进气歧管分配到各个气缸中;发动机冷车怠速运转时,部份空气经附加空气阀或怠速控制阀绕过节气门进入气缸。
在现有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往往需要将进气量与燃油的喷射量达到理论的空燃比,才能够使汽油进行充分的燃烧。为了达到充分的燃烧,空气与燃油的比例为14.7:1,然而由于汽车进气系统中,进气管的连接方式多为卡箍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其一:容易在输气的过程中造成泄漏,其二:当进气管内的空气不足时,不能够提高进气管内的空气量,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通过在对接筒的外壁周围设置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能够在对接筒与节气门主体连接时,方便密封圈卡接在节气门主体的进气口,实现过盈配合,提高了进气支管与节气门主体连接的密封性,防止进气支管在输气过程中的泄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发动机进气混合装置,包括空气滤芯盒,所述空气滤芯盒的顶端连通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端部套有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的外壁周围固定有限位挡圈,且进气软管的端部套有卡箍,所述进气总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的一端固定有节气门连接盘,所述节气门连接盘的表面设有对接筒,且所述对接筒与进气支管连通,所述对接筒的端部套有节气门主体,所述节气门主体的底端连通有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的底端连通有缸体,所述进气歧管的右侧壁上连通有补气管,所述进气总管的外侧壁上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补气管的端部连通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右侧壁上安装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进气总管的端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焊接有螺纹接头,且所述螺纹接头与进气总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侧密封垫圈,所述进气支管的端部焊接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侧密封垫圈,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中心处开设有内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的尺寸相等,且均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侧密封垫圈与内侧密封垫圈为相互配合使用,且所述外侧密封垫圈与内侧密封垫圈均为圆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接头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的内部,且所述螺纹接头与进气支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对接筒的外壁周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卡接在节气门主体的进气口内。
优选的,所述进气总管上安装有空气流量计,且所述空气流量计的检测端与输气管的端口处上下垂直对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歧管上安装有进气压力传感器,且所述进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远离补气管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美标朗源动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美标朗源动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8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椅
- 下一篇:一种旋转蒸发仪安全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