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3294.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妍;周红卫;史应龙;代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静妍;周红卫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启杰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瓣膜 血管 通路 接管 | ||
1.一种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路(1),其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引血腔(11)和回血腔(12);
圆头部(2),其设于所述主管路(1)的一端,所述圆头部(2)的外周从所述主管路(1)的外壁向外延伸,在所述圆头部(2)远离所述主管路(1)的一端设有圆弧面(21),所述圆弧面(21)上开设有引血孔(22)和回血孔(23),所述引血孔(22)与所述引血腔(11)相连通,所述回血孔(23)与所述回血腔(12)相连通;
引血瓣膜(3),其设于所述引血孔(22)处,所述引血瓣膜(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血孔(22)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引血瓣膜(3)的厚度从其中间向其两端逐渐减小,所述引血瓣膜(3)的中部能够向所述圆头部(2)内凹陷;
回血瓣膜(4),其设于所述回血孔(23)处,所述回血瓣膜(4)的一端与所述回血孔(23)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回血瓣膜(4)的另一端能够向所述圆头部(2)的外侧打开;
所述引血瓣膜(3)和所述回血瓣膜(4)的形状与所述圆弧面(21)相一致且所述引血瓣膜(3)和所述回血瓣膜(4)上设有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头部(2)与所述主管路(1)的端部相连接处设有卡止面(24),所述卡止面(24)环设于所述主管路(1)的外壁并向所述主管路(1)的外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面(24)与所述主管路(1)的轴线之间成30至45度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头部(2)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流腔(25)和第二导流腔(26),所述第一导流腔(25)将所述引血孔(22)和所述引血腔(11)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腔(26)将所述回血孔(23)和所述回血腔(1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1)中设有中间隔膜(5),其端部延伸至所述圆头部(2)内,所述中间隔膜(5)将所述主管路(1)的内部区隔出所述引血腔(11)和所述回血腔(12),所述中间隔膜(5)将所述圆头部(2)的内部区隔出所述第一导流腔(25)和所述第二导流腔(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腔(25)的侧壁设有第一坡面(251),所述第一坡面(251)能够使所述引血腔(11)的侧壁向所述引血孔(22)的边缘平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腔(26)的侧壁设有第二坡面(261),所述第二坡面(261)能够使所述回血腔(12)的侧壁向所述回血孔(23)的边缘平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血孔(22)的口部设有第一挡边(27),所述引血瓣膜(3)设于所述第一挡边(27)和所述第一导流腔(2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血孔(23)的口部设有第二挡边(28),且该第二挡边(28)位于所述回血瓣膜(4)和所述第二导流腔(2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为20至3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静妍;周红卫,未经周静妍;周红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32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身红光理疗床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的固定消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