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手的拇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7300.9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0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钟英杰;任绍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无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56 | 分类号: | A61F2/56;A61F2/7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马淑媛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手 拇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手的拇指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摆动件、锥齿轮传动组件、指尖结构和防护面层,本实用新型在摆动件底部到指尖结构底部位置设置有防护面层,防护面层可对两端活动位置进行防护,在防护面层内部的接触面层与活动位置相贴,由粘黏条进行固定,在接触面层底部分别设有泡沫层和硅胶层,缓冲性、吸能性强,便于在受外力时对活动位置进行防护;在指尖结构内设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由独立电机驱动,驱动下可实现指尖位置的压块进行摆动,更便于对物件的抓取;压块底部设有接触块,接触块内部设有橡胶层,具有缓冲作用,以及橡胶层底部设有高强度纤维编织的防护层,可在接触物件时配合橡胶层提供稳定的摩擦力,防止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仿生手的拇指结构,涉及仿生手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仿生手作为现如今解决病人截肢后生活自理的主要手段,仍是一个较为新兴热门的产品,市场上产品种类参差不齐,行业中尚未有对此类产品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在仿生手上需要安装有五组手指组件,而拇指结构也是不可少的。
在现有的仿生手的拇指结构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拇指关节活动位置较少,导致抓取时稳定性较低,并且对于活动位置大多为暴露,受外力容易造成损坏,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仿生手的拇指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仿生手的拇指结构,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摆动件相接,所述驱动电机一端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件与连杆相接,所述锥齿轮传动组件另一端与驱动马达相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指尖结构相连接,所述摆动件和指尖结构底部与防护面层相接,所述指尖结构包括传动结构、连接块、波纹管、压块和接触块,所述传动结构后端与摆动件进行铰接,所述传动结构顶部通过连接块与连杆相铰接,所述传动结构前端通过波纹管与压块相接,所述压块底部设有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壳体、步进电机、收卷轮、拉带和摆动臂,所述壳体内后端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与收卷轮相接,所述收卷轮外侧与拉带相连接,所述拉带另一端与压块内后端固定,所述压块内后端中部通过摆动臂与壳体内侧进行铰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块包括衔接层、插杆、橡胶层和防护层,所述衔接层后端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背面与压块相接,所述衔接层前端通过橡胶层与防护层相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面层包括接触面层、粘黏条、泡沫层和硅胶层,所述接触面层顶部与摆动件以及指尖结构底部相贴合,所述粘黏条设于接触面层两端,并且接触面层顶部与摆动件以及指尖结构底部进行粘接,所述接触面层底部贴合有泡沫层,所述泡沫层底部与硅胶层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波纹管最大拉伸长度为未拉伸状态下的三倍。
优选的,所述压块内下端开设有两组插槽,并且所述插杆紧密插入至插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拉带具有弹性,并且拉带宽度小于收卷轮厚度。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由高强度纤维交错编织而成,并且防护层固定在橡胶层底部。
优选的,所述波纹管采用PVC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压块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仿生手的拇指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无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无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7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结晶分离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雾菌联培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