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管全自动装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24353.0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昇;龚智勇;杨春亮;张林;李云昆;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衍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0 | 分类号: | B65B35/40;B65B43/42;B65B19/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周云涛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管 全自动 装盒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架,其上设有进模口、出模口、进盒口和出盒口,以及与之一一对应设置的进模机构、出模机构、进空盒机构和出满盒机构;所述机架上在进模口与出盒口之间依次设有送满模机构、顶料机构、雷管暂存机构、落料机构和装盒机构,其中,所述送满模机构用于接收进模机构的送入满模,并将其转运至顶料机构所在工位,所述顶料机构位于雷管暂存机构下方。该雷管全自动装盒机,通过机架、进模机构、进空盒机构、出满盒机构、顶料机构、雷管暂存机构、落料机构、送满模机构、挤管机构和装盒机构的配合使用,本装置采用各种模块结构配合工作,无需人为手动对雷管进行装盒,减少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体力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管装填领域,具体涉及雷管全自动装盒机。
背景技术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
基础雷管生产完成时,一般是放置在组合模内,多只雷管在组合模内按多行和多列方式排列,基础雷管装盒时,需要将雷管从组合模内装入到雷管盒内,实现对所生产雷管的装盒。
现有的基础雷管的装盒工序多为人工作业,人工将一根根雷管依次从组合模的雷管孔内拿出,之后依次放入到雷管盒中,实现对多根雷管的装盒。
但是,雷管作为起爆材料,在装盒的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一次生产的雷管的数量较多,人工对多根雷管进行装盒,劳动强度大,所需装盒时间多,生产效率低。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已研发出多套雷管装盒设备进行解决,然而目前所使用的雷管装盒设备依然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现有的雷管装盒设备已然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结合目前已公开的发明专利“雷管自动装盒机”(CN201910315872.X),下文简称对比文件1,对现有技术中的雷管装盒设备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具体说明:
1).对比文件1具体公开“雷管输送机构能够接收被顶管机构顶出的待装盒雷管,并能够将接收到的待装盒雷管通过导向机构放置到雷管盒内”,此处根据对比文件1说明书已公开内容并结合说明书附图1-3可知,“导向机构”位于“雷管盒”的上方,雷管由上至下滑落至“雷管盒”处,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雷管盒在滑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摩擦、碰撞进而产生火花,此点有悖于雷管装盒过程中的“安全加工”这一主题。
2).根据对比文件1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1-3已公开内容可知“组合模推送机构”与“空组合模推送机构”设置位置为装置主体的两侧相对位置,如此位置摆放的零件结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装置的操作空间,不利于后期对装置的转运、维修以及调试。
3).在对比文件1中,顶管而出的雷管,在装入至雷管盒时,雷管则从装入前至装入后,皆处于分散而间距杂乱的状态,以此种状态下进行装盒,则必然在后续的工作中,需由工作人员人为的对雷管盒内部雷管进行整理并重新收纳,若如此,则直接增加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且在工作效率上也将进一步的随之降低,并且雷管的整理收纳,也伴随着一定的工作危险性。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雷管装盒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雷管全自动装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雷管装盒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安全加工的工作要求,此外,更进一步的解决了现有雷管装盒设备所需操作空间大及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全自动,无需人为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雷管全自动装盒机,包括:
机架,其上设有进模口、出模口、进盒口和出盒口,以及与之一一对应设置的进模机构、出模机构、进空盒机构和出满盒机构;
所述机架上在进模口与出盒口之间依次设有送满模机构、顶料机构、雷管暂存机构、落料机构和装盒机构,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衍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衍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4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管脱模及中转模块
- 下一篇:一种低剖面宽带高隔离度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