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动力电池大功率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5281.X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邢建旭;卢峰;郑松松;周佩祥;牛高远;刘玉振;赵建荣;宋乐;李天玉;沈晓斌;宋锦海;肖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302;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动力电池 大功率 充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动力电池大功率充电机,包括机柜,其特征是,还包括风机、散热器、主电路板和若干断路器,所述机柜上部设有入风道、风机仓和出风道,所述入风道、风机仓和出风道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在入风道侧壁上、风机设置在风机仓内,主电路板和若干断路器设置在机柜下部,所述机柜下部与机柜风机仓相通。提供一种大公里动力电池充电系统满足船舶运营所需的大功率动力电池的充电需求,推动港口智慧能源系统的发展。机柜上部设有入风道、风机仓和出风道,通过风机带动起到散热效果,散热强度可通过调节风机风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动力电池大功率充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伴随航运业体量不断增大,航运业以约5%的燃油消耗造成了超过20%的二氧化硫和8.9%的氮氧化物排放,船舶柴油机带来油污水排放占水体油污染总量的70%。船舶柴油机动力系统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以京杭运河为分析对象,京杭运河运行柴油机船舶约2.1万艘,每年耗油约48万吨,产生大气污染CO2151.3万吨,NOX4.2万吨,SOX2.4万吨,以及其它废气废物;每年因舱底水而产生的油污约1.2万吨;每艘船上船舶柴油机噪声约为100分贝。对沿江沿海城市影响巨大,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主管部门相继出台相应法规严控船舶污染。
内河(湖泊)污染日趋严重。目前内河船舶大多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这些船舶会不可避免的向水域排放油污染水和船舶洗舱水,而且柴油机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硫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都会使水体质量明显恶化。
石化能源日趋枯竭。英国石油公司(BP)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拥有的石油储量还够用40年。目前船舶大多数均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但是伴随着石油的枯竭,为了维持航运业的发展,必须提前寻找新的动力源。
随着船舶工业发展,内河流域燃油船舶有望逐步被电动船舶所取代。其中,电动船借由船上的能源电池系统转变成电力驱动动力以协同或取代燃油产生动力,减低对环境的冲击,并减少消耗能源。由于电动船可以大幅降低船舶废气排放,部分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其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有望成为未来发展重点。我国电动船舶特别在内河货船、沿江沿海城市渡船/观光船和港口工作船三大领域均存在良好市场机会,已涌现出一批示范项目。其中以内河货船市场最大,电能替代潜力最高。近年来,得益于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池价格的下降,加上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动船舶用大功率动力电池集装箱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电动船舶用动力电池的电量已经达到兆瓦级,由于船舶运营的特殊性,靠岸充电时间较短,因此亟需解决电动船舶动力电池大功率充电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港口岸电系统无法满足船舶运营所需的大功率动力电池的充电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船舶大功率动力电池充电需求的充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动力电池大功率充电机,包括机柜,还包括风机、散热器、主电路板和若干断路器,所述机柜上部设有入风道、风机仓和出风道,所述入风道、风机仓和出风道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在入风道侧壁上、风机设置在风机仓内,主电路板和若干断路器设置在机柜下部,所述机柜下部与机柜风机仓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主电路板包括直流端、共模干扰抑制器、功率模块、差模干扰抑制器、滤波模块、软启动模块和交流输出模块,直流端输出通过交流断路器与共模干扰抑制器的输入连接,共模干扰抑制器的输出与功率模块的输入连接,功率模块的输出与滤波模块输入连接,滤波模块输出与分别与软启动模块和差模干扰抑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差模干扰抑制器的输出端与交流输出模块连接。
滤波模块包括三相电感模块L1、三相电感模块L2,三相电容模块C1,所述三相电感模块L1的输入端分别与HB5、HB6、HB7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相电感模块L1的输出端与三相电感模块L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电容模块C1第一引线端、第二引线端、第三引线端分别与三相电感模块L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模块采用LCL滤波电路,使用全电流电抗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5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改进填缝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电动船舶大功率充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