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0976.5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3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波;刘杰;黄宗茂;陈其忠;马新军;徐玉龙;李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B60C1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金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燕 轮胎 结构 | ||
1.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胎面(1),形成在所述轮胎胎面(1)中央处的环状纵向的主花纹沟(2);所述轮胎胎面(1)两侧肩部轮廓为高圆弧化结构;所述主花纹沟(2)两侧分别设置有周向花纹块(3);所述周向花纹块(3)上均布若干第一横向沟槽(4),每两个相邻第一横向沟槽(4)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钢片沟槽(5);
所述周向花纹块(3)的外侧设置有肩部纵向沟槽(6),肩部纵向沟槽(6)的外侧设置有肩部花纹块(7);所述肩部花纹块(7)上均布若干第二横向沟槽(8),每两个相邻第二横向沟槽(8)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二钢片沟槽(9);所述第二横向沟槽(8)的靠近肩部纵向沟槽(6)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三钢片沟槽(10);所述第一横向沟槽(4)、第一钢片沟槽(5)、第二横向沟槽(8)第二钢片沟槽(9)和第三钢片沟槽(10)均相对于所述主花纹沟(2)的中心一点中心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沟槽(4)为弧形结构,横向贯通周向花纹块(3),由第一钢片槽(401)与第一复合刀槽(402)组成;所述第一钢片槽(401)的外侧一端与主花纹沟(2)连通,内侧一端连接第一复合刀槽(402);所述第一复合刀槽为内侧窄,外侧宽的弧形结构,其外侧一端与肩部纵向沟槽(6)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片沟槽(5)为半封闭的弧形结构,其外侧一端与肩部纵向沟槽(6)连接;所述第一钢片沟槽(5)的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一横向沟槽(4)的弧形凸起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沟槽(8)为半封闭的S型结构,由第二钢片槽(801)和第二复合刀槽(802)组成;所述第二复合刀槽(802)为中间宽,两端收紧的弧形结构,与第一横向沟槽(4)的弧形凸起方向一致,其外侧一端贯通肩部花纹块(7),内侧一端连接第二钢片槽(801)外侧一端,且第二复合刀槽(802)的内侧一端端部的宽度与第二钢片槽(801)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钢片槽(801)为弧形结构,其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二复合刀槽(802)的弧形凸起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刀槽(802)的上下两边设置有渐变式楔形切角结构,且下边的弧度大于上边的弧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片沟槽(10)为半封闭式的弧形结构,位于第二横向沟槽(8)的内侧,与第二钢片槽(801)一一对应间隔设置,其内侧一端与肩部纵向沟槽(6)贯通连接;所述第三钢片槽的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二钢片槽(801)的弧形凸起方向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燕式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片沟槽(9)为两端封闭的弧形结构,其深度随肩部花纹块(7)轮廓高度的升降而同步升降;所述第二钢片沟槽(9)的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二复合刀槽(802)的弧形凸起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09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镜检测采样瓶
-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