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贴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1609.5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5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业;王纪彭;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9 | 代理人: | 莫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模组 背光 贴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贴合设备,其包括:用于将背光模组传送到指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上的清洁工位、上胶工位、贴合工位和保压工位,位于清洁工位的清洁装置,位于上胶工位的上胶装置,位于贴合工位的第二视觉装置,位于贴合工位一侧的机械手夹具,位于保压工位的保压装置,安装在机械手夹具一侧的显示模组的堆料工位,以及一第三视觉装置。通过上述自动化的清洁装置、上胶装置、贴合装置以及保压装置,分别实现清洁、上胶、贴合以及保压的全流程自动化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部分无法实现自动化而导致的贴合质量和效率低下的缺陷,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全流程自动化贴合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贴合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视机模组等显示设备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显示模组(即显示屏幕)贴合到背光模组中框上。在现有技术中,显示屏是通过人工搬运并人工贴合在背光模组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显示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大,人工搬运显示屏的难度增加,在背光模组上通过人工贴合显示屏的方式也越来越难以控制显示屏的贴合位置。因而,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在背光模组上贴合显示屏的自动化设备。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0685983A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屏幕贴合设备及屏幕贴合方法,用于将显示屏贴合在背光模组上,所述的屏幕贴合设备具体包括:贴合工位和机械手夹具;贴合工位将背光模组进行定位后固定;机械手夹具抓取并移动显示屏至贴合工位;位于贴合工位中的视觉装置采集背光模组与显示屏的图像以计算位置差,机械手夹具移动显示屏使位置差在预设值的范围内,并将显示屏贴合在背光模组上。该现有技术提出的屏幕贴合设备通过机械手夹具抓取并移动显示屏,避免了人工搬运显示屏易造成显示屏破损的问题,且机械手夹具根据视觉装置采集的位置差移动显示屏,使显示屏精准贴合在背光模组上,实现了显示屏与背光模组上的自动化贴合,确保显示屏贴合在背光模组上的贴合精度。
虽然上述的现有技术公开了对于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的贴合加工中的自动化贴合部分,但是在贴合加工中除了将显示模组移动至背光模组进行精确对位后贴合之外,还有背光模组在贴合前的加工工艺,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贴合是利用粘胶进行粘接贴合固定,而目前的对背光模组的上胶都是采用人工上胶的方式,但是自动化程度比较低,而且上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然后出现对于背光模组的自动点胶,但是自动点胶容易出现溢胶的现象。
那么在背光模组上胶之前,一般需要对背光模组的待上胶区域进行清洁,而目前的清洁方式都是采用非自动化的人工抹布清洁方式,如此的清洁方式容易造成清洁不到位,并且容易出现对待上胶区域的二次污染的现象,从而导致待上胶区域沾上脏污而影响上胶效果或者贴合效果。
在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贴合之后,还需要对该两者贴合的整体进行保压处理,现有的保压处理一般都是采用整体压板定时压合的方式,如公开号为CN2130425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屏幕贴合的保压设备,包括工作台、滑动装置与保压装置;工作台固定设置,工作台的顶面包括贴合区与保压区;滑动装置包括两根滑轨与若干个滑块,两根滑轨平行地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面,且滑轨连接贴合区与保压区;若干个滑块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滑块分别安装于两根滑轨,每一个滑块分别与滑轨滑动连接;保压装置包括移动平台和气缸保压机构;气缸保压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保压区;移动平台的底面与滑块连接,移动平台通过滑块在贴合区与保压区之间来回滑动。该现有技术能够在一个工位上进行屏幕的贴合与保压,可显著提高屏幕的贴合效率。
所以,鉴于目前对清洁、上胶、贴合以及保压的加工工艺缺乏整体的全流程自动化设备,导致了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贴合质量、效率得不到保证,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实现清洁、上胶、贴合以及保压的全流程自动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贴合设备,实现了清洁、上胶、贴合以及保压的全流程自动化屏幕贴合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恒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1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远红外理疗仓
- 下一篇:一种防热辐射电池箱及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