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身初期支护用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1810.1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梅;李红立;李晨玉;曹攀;阚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50 | 分类号: | E21D15/5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0161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初期 支护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洞身初期支护用加固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以支撑组件为轴心自由旋转,且加固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柱靠近齿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板,使连接架带动齿轮绕着支撑柱转动,通过弹簧带动底板移动,使底板带动连接杆、弧形架和凸块移动,让凸块与齿轮卡合,从而固定连接架和弧形板的位置,让装置可以依据隧道需要加固的位置调节角度,可以对隧道进行充分支撑和加固,大大降低了隧道的加固难度,提高了隧道的加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洞身初期支护用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了避免隧道施工时发生塌陷,隧道施工初期需要对隧道进行支撑加固。
但是现有的加固装置无法依据隧道需要加固的位置调节角度,无法对隧道进行充分支撑和加固,大大增加了隧道的加固难度,降低了隧道的加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洞身初期支护用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隧道加固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洞身初期支护用加固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以支撑组件为轴心自由旋转,且加固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柱靠近齿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顶部安装有凸块,所述底板与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部开设有侧槽,且支撑柱内部靠近侧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安装有侧板。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杆的底部形成尖锐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板,使连接架带动齿轮绕着支撑柱转动,通过弹簧带动底板移动,使底板带动连接杆、弧形架和凸块移动,让凸块与齿轮卡合,从而固定连接架和弧形板的位置,让装置可以依据隧道需要加固的位置调节角度,可以对隧道进行充分支撑和加固,大大降低了隧道的加固难度,提高了隧道的加固效率。
(2)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限位杆,使限位杆在侧槽中移动,通过横拉限位杆,使限位杆于限位槽卡合,让侧板固定于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和角度,通过侧板抵住地面,让支撑柱放置后更加稳固,进一步降低了隧道的加固难度,提高了隧道的加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下侧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与支撑柱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架的仰视图;
图6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底板连接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1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