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跨钢支撑拼装地铁车站的台车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8913.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云飞;胡学龙;刘薇;黄成;黄鹏;王光伟;段世春;马国辉;张宝;蒋师;何金山;唐剑;马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5/00;E01B23/10;E04G21/16;B61D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502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跨钢 支撑 拼装 地铁 车站 台车 行走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跨钢支撑拼装地铁车站的台车行走机构,包括若干轨道标准节连续拼接的形成的底部轨道,底部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底部拼装机架行走的推移机构和用于引导行走方向的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台车行走机构,能够在行进施工的过程中精确稳定的引导台车行进,提供多处位置的驱动施力,不仅使台车能够稳定前行,还使台车能够稳定地停靠,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跨钢支撑拼装地铁车站的台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在明挖基坑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台车进行施工,以进行车站的顶板、底板、侧板以及中板等结构的施工。
现有的台车一般通过滚轮与轨道配合,并采用驱动电机等进行驱动,采用刹车结构进行驻车,这种结构在提供行进驱动力时不够稳定,滚轮与轨道面之间也存在滑动摩擦,不能保障台车的稳定停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的拼装式地铁车站台车结构还存在亟待改进之处,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跨钢支撑拼装地铁车站的台车行走机构,在进行地铁车站拼装施工的过程中,行走机构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驱动力,确保台车能够行进精确的距离,并稳定停靠。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极大的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跨钢支撑拼装地铁车站的台车行走机构,由于台车的体积较大,行走机构带动台车行进时所需的力应当均衡稳定,台车底部的行走机构作为驱动台车行走的结构,可设置成多种能够进行稳定驱动的结构,其并不唯一限定,故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行走机构数量若干,且行走机构包括若干轨道标准节连续拼接的形成的底部轨道,底部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底部拼装机架行走的推移机构和用于引导行走方向的导向装置。采用如此方案时,轨道标准节能够拼接形成完整的底部轨道供台车行进,推移机构提供台车行进的驱动力,导向装置保持台车严格按照底部轨道的方向行进,不会在行进过程中出现偏差,进而提高车站拼装的精度和可靠度。采用如此方案时,以多处推移机构进行推拉移动从而实现台车的行进,并保持台车的稳定。
进一步的,推进机构的结构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推移机构包括与底部轨道配合的插拔装置和液压驱动杆,所述的插拔装置与液压驱动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当进行台车推移时插拔装置与底部轨道连接配合,否则与底部轨道分离。采用如此方案,插拔装置与底部轨道连接扣合时,扣合处作为液压驱动杆的受力支撑点之一,在液压驱动杆进行伸缩时,以此处作为受力点将台车推动;当台车调整到位后,需要对液压驱动杆进行调整复位,则插拔装置与底部轨道分离。
进一步的,标准轨道节连接后形成的底部轨道,能够承受插拔装置和液压驱动杆的力,对于具体的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不进行唯一限定,此处举出优化后的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轨道标准节上设置有插接孔,插拔装置包括铰座、销轴和拨叉,所述的铰座与底部轨道滑动配合并沿底部轨道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的拨叉直立设置在铰座上并纵向滑移,销轴与拨叉插接配合并将拨叉锁定或解锁。采用如此方案时,拨叉在纵向上与底部轨道插接配合。
再进一步,为了提高台车的行进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对插拔装置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铰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下方的钩板,所述的底部轨道上设置有与钩板对应滑动配合的滑槽,钩板伸入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钩板在铰座下方对称设置,且钩板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铰座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8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