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79764.X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6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子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雄大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7/10;H02K1/16;H02K1/27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谐波 减速 轮毂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包括主轴、轮毂、定子、转子、波发生器、柔轮、第一限位件、刚轮和超越离合器,所述主轴穿设于所述轮毂,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围绕所述主轴转动设置,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波发生器套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柔轮套设在所述波发生器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将柔轮限制转动,使得转子转动时,波发生器使得柔轮弹性形变以使得柔轮的外齿轮流与刚轮的内齿啮合,从而驱动刚轮转动,实现轮毂的转动,在此传动过程中,由于柔轮的内齿轮流与刚轮的外齿啮合,能够减少柔轮、刚轮的磨损,以延长电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通过行星轮结构减速,而在使用过程中,行星轮结构时刻保持工作,导致了行星轮结构的磨损较大,从而缩短了电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使用过程中,行星轮结构时刻保持工作导致磨损较大,缩短了电机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并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的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转子谐波减速轮毂电机,包括主轴、轮毂、定子、转子、波发生器、柔轮、第一限位件、刚轮和超越离合器,所述主轴穿设于所述轮毂,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围绕所述主轴转动设置,所述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波发生器套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柔轮套设在所述波发生器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主轴与所述柔轮之间以限制所述柔轮转动,所述柔轮的外齿轮流与所述刚轮的内齿啮合以驱动所述刚轮转动,所述刚轮通过所述超越离合器与所述轮毂连接以带动所述轮毂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卡设在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柔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子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端盖通过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上且位于所述定子与所述波发生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第二限位件以限制所述第一端盖的转动,所述定子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刚轮之间还设有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通过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主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的一侧设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端盖通过第三轴承套设在所述主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设有磁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与所述轮毂之间设有第四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轮为杯状结构,所述柔轮的外齿设置在所述柔轮的开口端上,所述刚轮的内齿设置在所述刚轮的内侧壁上,所述外齿的齿数大于所述内齿的齿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雄大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雄大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9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