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29471.8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2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蒋钦波;蒋怡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象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G01N27/901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1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体 极性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隐裂检测机构(2)、极性检测机构(3)、铝型材机架(4)、报警蜂鸣器(5)、触摸屏(6);隐裂检测机构(2)设置在输送机构(1)上方,位于输送机构运行方向前端;极性检测机构(3)设置在输送机构(1)上方,位于输送机构运行方向末端;
所述的隐裂检测机构包括X轴模组支架(201)、X轴伺服模组(202)、X轴模组安装块(203)、Y轴模组支架(204)、Y轴伺服模组(205)、Y轴模组安装块(206)、Z轴隐裂检测气缸结构(207),X轴模组支架(201)固定安装在铝型材机架(4)底板上,X轴伺服模组(202)固定安装在X轴模组支架(201)上,与皮带输送带(101)平行安装,即模组运行方向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平行,X轴模组安装块(203)固定安装在X轴伺服模组(202)滑块上,Y轴模组支架(204)垂直安装在X轴模组安装块(203)上部,Y轴伺服模组(205)固定安装在Y轴模组支架(204)上,位于输送带上方,方向垂直于X轴伺服模组,Y轴模组安装块(206)固定安装在Y轴伺服模组(205)滑块上,Z轴隐裂检测气缸结构(207)垂直安装在Y轴模组安装块(206)上;
所述的极性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301)、检测元件固定结构(302)、霍尔检测元件(303),检测支架(301)固定安装在输送带上部型材,相比于输送带运行方向,位于隐裂检测机构(2)前侧,检测元件固定结构(302)安装在检测支架(301)横梁上,位于输送带正上方,霍尔检测元件(303)安装在检测元件固定结构下部凹槽处,正对输送带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皮带输送带(101)、安装底座(102)、前档气缸结构(103)、后档气缸结构(104)、顶升气缸结构(105)、上部挡板(106),安装底座(102)连接皮带输送带(101)固定安装在铝型材机架(4)底板上,前档气缸结构(103)定位安装在安装底座(102)的底板上,位于输送带运行方向前侧,后档气缸结构(104)定位安装在安装底座(102)的底板上,位于输送带运行方向后侧,顶升气缸结构(105)定位安装在安装底座(102)的底板上,位于前档气缸结构(103)和后档气缸结构(104)之间,前档气缸结构(103)、后档气缸结构(104)和顶升气缸结构(105)整体组成载具定位机构,位于输送带中部,上部挡板(106)安装在输送带上部型材,位于载具定位机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1)配备调速器,可控制输送带运行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档气缸结构(103)气缸带动销钉抬升,可对载具进行精确定位;后档气缸结构(104)气缸带动销钉抬升,可对后面的载具进行阻挡,防止两个载具的动作相互影响;顶升气缸结构(105)可对定位后的载具进行顶升,脱离输送带皮带表面,两侧的上部挡板(106)则用于阻挡顶升后的载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裂检测机构(2)的伺服模组可提供足够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低惯量的伺服电机可保证足够的反应动作速度,达到设计所需要的节拍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隐裂检测气缸结构(207)的检测探头可在X轴、Y轴、Z轴行程空间内位移,从而对载具内的永磁体样本进行扫描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检测机构(3)的霍尔检测元件,对载具内永磁体样本的极性进行扫描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极性及隐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气箱,所述的报警蜂鸣器(5)安装在电气箱内,触摸屏设置在电气箱的一面上,用于对检测操作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象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象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94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堵塞效果好的渣浆泵
- 下一篇:一种电驱动自走式主动培土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