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82665.4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7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0 | 分类号: | A61F2/40;A61F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动型全 肩关节 人工 | ||
1.一种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肩胛盂假体(1),用于与自体肩胛盂(10)固定连接,所述肩胛盂假体(1)上形成有第一球窝;
肱骨侧假体(6),用于与自体肱骨(20)固定连接,且所述肱骨侧假体(6)上形成有第二球窝;
肩胛盂侧球头(4),安装在所述肩胛盂假体(1)的第一球窝内并与之形成半限制型的肩胛盂侧球窝关节,且所述肩胛盂侧球头(4)上形成有内锥孔;
肱骨侧球头(5),包括球头部和一体形成球头部外侧的外锥部,所述肱骨侧球头(5)的球头部安装在所述肱骨侧假体(6)的第二球窝内并与之形成半限制型的肱骨侧球窝关节,所述肱骨侧球头(5)的外锥部锥接在所述肩胛盂侧球头(4)的内锥孔内并形成转动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肩胛盂假体(1)的第一球窝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肩胛盂侧球头(4)的肩胛盂侧球窝衬垫(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脱位环(3),所述防脱位环(3)的直径略大于所述肱骨侧球头(5)的外锥部直径且略小于所述肩胛盂侧球窝衬垫(2)的直径,所述肩胛盂侧球头(4)通过所述防脱位环(3)与所述肩胛盂侧球窝衬垫(2)的内部牢固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肱骨侧假体(6)的第二球窝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肱骨侧球头(5)的肱骨侧球窝衬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全肩关节人工假体的包括适用于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重建的肿瘤型,以及适用于重度关节炎、粉碎性肱骨头骨折、严重肩袖损伤的病例的普通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全肩关节人工假体为肿瘤型时,所述肱骨侧假体(6)包括肱骨近端基本段(61)、可调式缺损段(62)和髓内柄(63),三者通过莫氏锥接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全肩关节人工假体为普通型时,所述肱骨侧假体(6)包括肱骨近端基本段(61)和髓内柄(63),所述髓内柄(63)通过锥接与所述肱骨近端基本段(61)连接,并在锥接处设置有两枚螺钉孔用于防止锥接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盂假体(1)及肱骨侧假体(6)的关节面侧均设置为45°斜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盂假体(1)由Ti6Al4V合金粉通过电子束熔融3D打印技术生产而成,所述肩胛盂假体(1)内留有3个放射方向的钉孔用于与自体肩胛盂(10)固定连接,所述肩胛盂假体(1)的外表面制备有孔隙大小为200-800μm并且完全连通的多孔金属骨小梁结构,且孔隙率为50%-8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型全肩关节人工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盂侧球头(4)和肱骨侧球头(5)均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所述肩胛盂侧球窝衬垫(2)、防脱位环(3)和肱骨侧球窝衬垫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26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用净化沉淀池
- 下一篇:分体式仿生型股骨柄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