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2544.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常伟;余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8;B25B11/00;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牵引 系统 伤痕 探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垫板,两个所述垫板顶部共同放置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左右两侧共同设有夹持机构,所述U形板内腔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延伸至螺纹筒外侧,并与U形板内壁活动连接,通过夹块、连接杆和侧板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牵引板进行夹持固定操作,避免其在探测伤痕时发生移动,对结果造成影响;通过接电块、警示灯和接触件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探测过程中,快速准备的判断是否存在伤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具体为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
背景技术
列车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械交通工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也叫列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车。众多连续的车辆。一般指火车,尤指由牵引机车和运货或载客的车厢组成的连挂成列的火车,在列车长时间使用后,一般需要对齐牵引系统进行伤痕探测,在牵引系统中的伤痕探测中,牵引板的伤痕探测尤为重要,现有的伤痕探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具备对牵引板的夹持固定功能,从而使得牵引板在探测伤痕时容易发生移动,进一步影响探测结果,还有就是在探测时,往往不能够明显的通过探测看出是否有伤痕,所以这里提出一种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稳定性差和结果不明显等缺陷,提供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所述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具有稳定性高和结果明显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列车牵引系统的伤痕探测,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垫板,两个所述垫板顶部共同放置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左右两侧共同设有夹持机构,所述U形板内腔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延伸至螺纹筒外侧,并与U形板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有探测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靠近U形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所述连接杆远离侧板的一端均贯穿U形板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与牵引板侧壁贴合,所述连接杆与U形板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于U形板侧壁和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测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连接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接电板,所述接电板底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底端贯穿壳体,并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接触件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内腔底部和挡块固定连接,所述挡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端贯穿接电板,并与接电板活动连接,所述竖杆右侧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接电块,所述U形板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左右两端均贯穿U形板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圆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在限位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U形板内腔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夹块、连接杆和侧板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牵引板进行夹持固定操作,避免其在探测伤痕时发生移动,对结果造成影响;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接电块、警示灯和接触件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探测过程中,快速准备的判断是否存在伤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2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离人报警设备
- 下一篇:酒精检测仪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