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撑式的工件夹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52220.9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0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面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撑式 工件 装置 | ||
一种内撑式的工件夹取装置,用于在加工筒状工件的外圆周面时夹取工件,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径向伸缩钢套、控制杆,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圆台,圆台上同轴设有贯穿底板的通孔,径向伸缩钢套的壁厚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径向伸缩钢套的一端同轴套设于圆台上,控制杆的顶端为与径向伸缩钢套配合的倒锥形,控制杆的底端与驱动控制杆伸缩的伸缩装置传动连接,控制杆的两端之间贯穿通孔和径向伸缩钢套,底板背向圆台的一面与伸缩装置的壳体固定连接,解决了普通夹具在加工筒状工件的过程中,采用夹具支撑工件的内表面时,容易导致工件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一种内撑式的工件夹取装置,用于在加工筒状工件的外圆周面时夹取工件,属于夹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很多圆筒形的工件的加工面是在外圆周面,因此,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夹持工件不能夹持工件的外圆周面,有一些夹具采用类似于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的方式进行夹取工件,也就是内撑式的,将夹具伸入到工件内,使夹具伸展开,然后抵住工件的内圆周面,从而实现夹取,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夹具与工件的内表面上同一横截面处的接触面有限,使得工件内表面上同一横截面处受到的支撑力不均匀,容易导致工件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设有空心圆台的底板上套设径向伸缩钢套配合控制杆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能够在内撑式夹取工件的过程中,使得在加工筒状工件的过程中,工件的内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受到夹具的支撑力均匀,解决了普通夹具在加工筒状工件的过程中,采用夹具支撑工件的内表面时,容易导致工件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撑式的工件夹取装置,包括底板、径向伸缩钢套、控制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上同轴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壁厚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一端同轴套设于所述圆台上,控制杆的顶端为与所述径向伸缩钢套配合的倒锥形,所述控制杆的底端与驱动所述控制杆伸缩的伸缩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两端之间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径向伸缩钢套,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圆台的一面与所述伸缩装置的壳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毛坯的筒状的工件套设在径向伸缩钢套上,然后启动伸缩装置,伸缩装置驱动控制杆朝向所述底板运动,此时,控制杆顶端的倒锥形结构向径向伸缩钢套内运动,使得径向伸缩钢套半径增加,从而卡住筒状的工件,由于径向伸缩钢套半径增大后,径向伸缩钢套的外圆周面与工件的内圆周面完全接触,也就使得工件的内表面上在于径向伸缩钢套接触的横截面上的每个点收到的支撑力同样大小,从而解决了普通夹具在加工筒状工件的过程中,采用夹具支撑工件的内表面时,容易导致工件变形的问题,而当不需要夹具工件时,控制杆背向所述底板运动,控制杆顶端的倒锥形结构退出径向伸缩钢套,由于径向伸缩钢套采用的材料是钢套,所以,径向伸缩钢套具有自身重量,控制杆顶端的倒锥形结构退出径向伸缩钢套后,径向伸缩钢套不会卡在控制杆顶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槽口A和槽口B,所述槽口A的一端靠近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顶端,槽口A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底端且延伸到径向伸缩钢套外;所述槽口B的一端靠近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底端,槽口B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径向伸缩钢套的顶端且延伸到径向伸缩钢套外,所述槽口A远离所述槽口B。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伸缩装置包括顶壁设有杆孔且密闭的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配合设有塞体,所述控制杆的底端通过所述杆孔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塞体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在靠近底壁附近设有通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控制杆的底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塞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面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平面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2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