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跨介质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08535.0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艾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B60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王永伟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倾转涵道 螺旋桨 介质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跨介质无人机,属于无人机领域,包括机身以及对称地安装在机身的两侧上的一对机翼,机翼的翼梢处安装有可倾转涵道螺旋桨,可倾转涵道螺旋桨至少包括可产生前进推力的水平推进位置、可产生升力的升降推进位置以及处于水平推进位置与升降推进位置之间的且可同时产生前进推力和升降的倾转位置;机身的顶面还安装有用于配平升力的配平螺旋桨;机身的尾部还安装有尾舵和方向舵。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通过控制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角度转动,使无人机能够完成水中潜航、出水起飞、空中悬停以及空中巡航等机动动作,使其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和任务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跨介质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及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飞行器,或者由机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目前应用领域广泛,在军用和民用等方面均有普遍应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影视拍摄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某些复杂作业中,需要无人机螺旋桨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并具有气动噪声低、安全性高等优点,除此之外,还需要无人机既具有垂直起降功能,又具有长航时特点,在某些特种任务时,还需要无人机具有跨介质两栖作业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无人机不具有跨介质两栖作业能力以及无法兼顾垂直起降和长航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跨介质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跨介质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两侧上的一对机翼,所述机翼的翼梢处安装有可倾转涵道螺旋桨,所述可倾转涵道螺旋桨至少包括可产生前进推力的水平推进位置、可产生升力的升降推进位置以及处于所述水平推进位置与所述升降推进位置之间的且可同时产生前进推力和升降的倾转位置;所述机身的顶面还安装有用于配平升力的配平螺旋桨;所述机身的尾部还安装有尾舵和方向舵。
优选的,所述可倾转涵道螺旋桨包括倾转舵机、涵道外壳、支架、螺旋桨和电机;其中,所述倾转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翼的翼梢处,所述倾转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状布置且垂直于所述机身;所述涵道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倾转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涵道外壳垂直于所述倾转舵机的输出轴;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涵道外壳的内部;所述螺旋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螺旋桨与所述涵道外壳同轴布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桨机械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倾转涵道螺旋桨还包括短轴,所述短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翼的翼梢处,所述短轴一端与所述倾转舵机的输出轴机械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涵道外壳。
优选的,所述配平螺旋桨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中后段。
进一步的,所述机翼上还安装有副翼。
优选的,所述机翼安装在所述机身的上部以使所述可倾转涵道螺旋桨的位置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08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胶治具
- 下一篇: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