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场特种车辆应急操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88746.X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倪绍海;张致捷;黄学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4F1/31;B64F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马正红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场 特种 车辆 应急 操作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地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机场特种车辆应急操作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平台、车架和特种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深度视觉测距传感器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距离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且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平台,实现驾驶员通过屏幕显示装置显示车辆周围的实时状况与机场指挥台的指挥信息相结合,准确有效使特种设备与飞机进行对接;通过在固定板与安装腔之间连接有液压缸,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距离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有效距离发生降低,此时,可以通过调节液压缸,改变固定板与车架之间的距离,以此保证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地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机场特种车辆应急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机场特种车辆在自然天气灾害的应急情况下,需要及时对接飞机,以便及时将飞机中的人员或物品货物尽快撤离出来,但现有对接过程普遍采用人工辅助引导驾驶员进行对接的方式,通过驾驶员驾驶车辆根据辅助人员的指引控制汽车速度和方向进行相应对接工作,过程中驾驶员不仅需要驾驶车辆,同时还要和地面人员沟通,工作强度大,因为信息传递有一定的延时性,同时在灾难性的天气中,驾驶员很难从信息中准确判断特种车辆与飞机之间的距离,而且特种车辆对于地面指挥人员而言,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故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准确的进行对接,整个对接过程时间较长,对接效率低,有时需要反复调整,对接精度不高,没有稳定可靠的测量系统和保险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一种机场特种车辆在应急情况下的对接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机场特种车辆应急操作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机场特种车辆应急操作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平台、车架和特种设备,所述车架底部安装有车轮,所述车架前端安装有前防撞梁,所述车架后端安装有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顶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车架侧面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于车架侧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车架顶部一侧安装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部安装有中央处理平台,所述中央处理平台于驾驶室内部连接有屏幕显示装置和通讯装置,所述驾驶室侧边于车架顶部设置有特种设备。
优选的,所述后防撞梁表面设置有防撞带,且防撞带凸出于后防撞梁侧表面,防止车辆后端发生轻微碰撞或剐蹭时,对安装板上的装置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和固定板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距离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安装板表面顶部安装有警报装置。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内包括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便于在各种天气下及时采集车辆周围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深度视觉测距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的距离信息。
优选的,所述距离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与中央处理平台连接,便于将收集到的图像距离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平台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屏幕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中央处理平台处理好的图像信息,所述通讯装置通过网络与机场指挥台相通讯连接,便于驾驶员通过屏幕显示装置显示车辆周围的实时状况与机场指挥台的指挥信息相结合,准确有效使特种设备与飞机进行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深度视觉测距传感器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距离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且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平台,实现驾驶员通过屏幕显示装置显示车辆周围的实时状况与机场指挥台的指挥信息相结合,准确有效使特种设备与飞机进行对接;通过在固定板与安装腔之间连接有液压缸,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距离采集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有效距离发生降低,此时,可以通过调节液压缸,改变固定板与车架之间的距离,以此保证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以上结构设计使驾驶员在一些恶劣天气的应急情况下,提升对机场特种车辆与飞机对接的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88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加速风道叶轮
- 下一篇:神经内科护理用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