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88981.7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祁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艳丽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蔡辉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新能源 汽车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卡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中部开设有三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箱盖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把手底部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后侧开设有散热孔。该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通过风扇和散热孔的配合设置,使箱体内的热气达到排出的效果,通过水泵、进水管、出水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回水管和冷水箱的配合设置,使环形管内的水达到循环流通的效果,通过散热孔和通气孔的配合设置,使箱体内的空气达到流通的效果,通过导热块的设置,有效的将蓄电池的温度进行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断受到国家和消费者的青睐,电池模块无疑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动汽车的电池单元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影响电池模块的使用性能和安全,但是目前现有的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散热效果较差。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730106U中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该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通过散热风扇将冷却环管和半导体翅片散发的部分热量传递出外箱,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散热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散热风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震动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危险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解决了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卡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中部开设有三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箱盖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把手底部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后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架,所述风扇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散热孔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与四组第一弹簧的左侧均固定连接,四组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分别与导热块的左侧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块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四组第一弹簧,所述导热块的前侧四角分别与四组第二弹簧的后侧固定连接,四组所述第二弹簧的前侧与箱体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块的后侧对称设置有四组第二弹簧,所述导热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的右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左端与冷水箱的内前侧连通,所述冷水箱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左侧,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出水管的左端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右端穿过箱体的右侧与第一连通管的内右侧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左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组环形管的内右侧连通,两组所述环形管分别套接在两组冷却槽内,两组所述冷却槽分别开设在导热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导热块的顶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蓄电池,两组所述环形管的内左侧分别与第二连通管右侧的上下两侧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左侧与回水管的右端连通,所述回水管的左端穿过箱体的左侧内壁与冷水箱的内后侧连通,所述冷水箱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右侧与冷水箱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共设置有三组,三组通气孔呈“一”字排列,每两组通气孔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共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三弹簧设置为两行四列,相邻两列的第三弹簧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穿过箱体的位置和回水管穿过箱体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形状和第二连通管的形状均为“U”形,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呈对称关系。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形状大小均与蓄电池的形状大小均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艳丽,未经祁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88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