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管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6938.5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付帅;邢志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管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修复装置,涉及火电厂检修领域。该装置用于火电厂风管的维修,其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回转机构和操作机构。行走机构设置于机架,用于驱动机架移动;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回转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且能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升降;操作机构,用于夹持风管,设置于回转机构且能在回转机构的驱动下旋转。本风管修复装置能够在不用搭建、拆卸脚手架的情况下进行风管修复,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有效保证了发电负荷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检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厂风管输送介质由煤粉及空气组成。空气由风机送风经空气预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风后进入风管内;煤粉由磨煤机、给煤机等制粉设备将煤粉输送至风管内经空气将煤粉输送至炉膛燃烧。由于煤粉及空气会对风管内壁逐渐冲刷导致风管泄露,会影响火力发电机组的生产,故快速修复风管漏点十分重要。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普遍采用焊接方式修复风管,但风管一般采用架空方式进行布置,故修复风管前需搭设脚手架,浪费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风管修复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搭建、拆卸脚手架,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风管修复过程中人体接触到风管漏点气体使人体受到危害,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修复装置,其能够在风管运行状态下进行修复,无需停运风管,对火力发电厂负荷的稳定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修复装置,包括:
机架;
行走机构,设置于机架,用于驱动机架移动;
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
回转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且能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升降;
操作机构,用于夹持风管,操作机构设置于回转机构且能在回转机构的驱动下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架包括顶板、底板及支柱,支柱的顶端与顶板连接,底端与底板连接,以使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顶板开设有供升降机构穿设的避位孔,行走机构设置于底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传动件及行走轮,第一电机和行走轮均设置于机架,传动件同时连接第一电机和行走轮,用于将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给行走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件为传动轴、传动链或者传动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油缸,油缸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油缸的活塞杆与回转机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油缸通过轴承设置于机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回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设置于机架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油缸的底部连接,用于驱动油缸绕自身转轴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操作机构包括滑轨、驱动件及两个夹爪,滑轨连接于升降机构,两个夹爪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滑轨,驱动件设置于滑轨且同时与两个夹爪连接,用于驱动两个夹爪相互靠近以夹持风管或者远离以松开风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均设置于滑轨且分别与两个夹爪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夹爪可拆卸地连接于滑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6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配重铅坠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单元板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