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1197.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宜万兵;彭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12 | 分类号: | H01L23/12;H01L23/498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rfid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2个管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导通管脚,所述导通管脚没有电特性。所述导通管脚包括2个引脚,分别与所述2个管脚之间通过导线连通。本发明不但对整个芯片框架起到了更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对需要从两个管脚进行走线的,可以直接利用中间的导通管脚进行导通,防止2个引脚导电,既降低芯片失效率,又不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芯片封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属于RFID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RFID封装芯片,通常是两个管脚,在RFID标签设计时,有时需要PCB线需要从芯片下方通过,但是由于管脚间距较小,对于PCB加工要求很高,而且即使PCB线覆盖绿油,进行防导电处理,还是可能与两个管脚进行接触,导致芯片失效。虽然在一些产品中,采用双层板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上述所涉及到的问题,但是会增加产品的厚度,并且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既降低芯片失效率,又不增加产品成本的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2个管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导通管脚,所述导通管脚没有电特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导通管脚设置于所述2个管脚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管脚包括2个引脚,分别与所述2个管脚之间通过导线连通。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在框架设计中,预留了一个没有电特性的导通管脚,不但对整个芯片框架起到了更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对需要从两个管脚进行走线的,可以直接利用中间的导通管脚进行导通,防止2个引脚导电,既降低芯片失效率,又不增加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1和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的2个管脚2。
同时,本事实例中,所述基板1上还设置的导通管脚3,所述导通管脚3没有电特性,所述导通管脚3设置于所述2个管脚2中间,与2个管脚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所述导通管脚3包括2个引脚4,分别与所述2个管脚2之间通过导线5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导电的RFID芯片封装结构,在框架设计中,预留了一个没有电特性的导通管脚,不但对整个芯片框架起到了更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对需要从两个管脚进行走线的,可以直接利用中间的导通管脚进行导通,防止2个引脚导电,既降低芯片失效率,又不增加产品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11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合金加工专用端面槽刀
- 下一篇:一种新型茶叶制作小茶饼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