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4384.X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0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春;张良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兴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顶出式 模具 | ||
1.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模芯(13)、B板(12)、第二顶针板(3)和第一顶针板(2),所述第一顶针板(2)背离第二顶针板(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所述第一顶针板(2)与第二顶针板(3)之间连接有塞打螺丝(30),所述第一顶针板(2)上固定连接有主直顶(40),所述主直顶(40)滑移穿设于第二顶针板(3)和B板(12)且与成型于模芯(13)上的塑件边缘抵接;
所述第二顶针板(3)上安装有副直顶(41)和斜顶(42),所述副直顶(41)包括副直顶杆(410)和副直顶块(411),所述副直顶杆(410)与第二顶针板(3)固定连接且滑移穿设于B板(12),所述副直顶块(411)安装于副直顶杆(410)端部且与塑件端面抵接,所述斜顶(42)包括斜顶杆(420)和斜顶块(421),所述斜顶杆(420)与第二顶针板(3)转动连接且滑移穿设于B板(12),所述斜顶块(421)安装于斜顶杆(420)端部且与副直顶块(411)远离塑件端面的一侧滑动接触,所述斜顶块(421)侧壁与塑件侧壁接触,所述斜顶块(421)侧壁上设置有倒扣槽(4210);
所述B板(12)、第二顶针板(3)和第一顶针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主直顶(40)顶出两次、副直顶(41)和斜顶(42)顶出一次的扣机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机机构(5)包括导轨(50)、顶推块(51)和限位块(520),所述导轨(50)靠近第二顶针板(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且同侧靠近B板(12)的位置设置有凸出部(500),所述凸出部(500)远离B板(12)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块(520)弹性支撑于第二顶针板(3)内,所述限位块(520)与导轨(50)靠近第二顶针板(3)的侧壁弹性抵接;
所述顶推块(51)包括与第一顶针板(2)固定连接的第一台阶部(510)和与第一台阶部(510)固定连接的第二台阶部(511),所述第二台阶部(511)滑移连接于滑槽内,所述第二台阶部(511)靠近B板(12)的端面与B板(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台阶部(5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20)上设置有与凸出部(500)上斜面相配合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20)与第二顶针板(3)之间弹性支撑有压缩弹簧(5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针板(3)内固定连接有引导杆(521),所述引导杆(521)端部固定连接有滑移容纳于限位块(520)内的挡块(5210),所述限位块(520)和压缩弹簧(522)均套设于引导杆(5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直顶杆(410)远离副直顶块(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3),所述斜顶杆(420)铰接于安装块(43)上,所述安装块(43)可拆卸安装于第二顶针板(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直顶(40)包括主直顶杆(400)和主直顶块(401),所述主直顶块(401)的端面面积大于主直顶杆(400),所述主直顶杆(400)固定连接于第一顶针板(2)上,所述主直顶块(401)安装于主直顶杆(400)端部且与塑件边缘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顶棍(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兴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兴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43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硅藻板砂光系统
- 下一篇:一种360度手摇自动喷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