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2631.X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王河平;宗国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7 | 分类号: | G01N3/307;G01N3/04;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叶片 冲击 试验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沿着宽度方向中心处两侧设有第一伸缩缸,两个第一伸缩缸的顶端设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内部中心处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顶端设有夹持台,在夹持台的顶端沿着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第一支撑板,在两个第一支撑板内侧中心处设有叶片夹持装置,在底座顶端位于安装板顶端一侧设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顶端设有第二支撑板,在支撑板位于夹持台的一侧设有冲击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自行调节任意角度的冲撞,而且还能保持其合适的加持力,使得叶片在冲撞前不会因为夹持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其测试的范围有限,通常需要人工调节其冲击的方向,非常麻烦,而且对于其冲击的压力以及在冲击时对叶片施加的夹持压力都无法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沿着宽度方向中心处两侧设有第一伸缩缸,两个第一伸缩缸的顶端设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内部中心处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顶端设有夹持台,在夹持台的顶端沿着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第一支撑板,在两个第一支撑板内侧中心处设有叶片夹持装置,在底座顶端位于安装板顶端一侧设有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顶端设有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位于夹持台的一侧设有冲击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冲击装置包括气缸、冲击重力传感装置以及冲击锤,其中所述气缸的非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冲击重力传感装置相连接,所述冲击重力传感装置的另一端与冲击锤的一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冲击重力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冲击安装柱、第二冲击安装柱以及冲击压力传感器,其中冲击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冲击安装柱以及第二冲击安装柱之间听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冲击安装柱与气缸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冲击安装柱与冲击锤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叶片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杆在两个第一支撑板内侧中心处的第三伸缩缸,两个第三伸缩缸的内侧输出端均设有夹持压力传感装置,在两个夹持压力传感装置的内侧设有夹臂,在两个夹臂的内侧设有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压力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安装柱、第二夹持安装柱以及夹持压力传感器,其中夹持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夹持安装柱以及第二夹持安装柱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夹持安装柱与第二伸缩缸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安装柱与夹臂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分别与安装板以及第二伸缩缸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与第一伸缩缸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支撑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正反电机卡固连接在支撑横杆内,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台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缸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航空叶片发动机通过夹持装置内的两个第二伸缩缸伸张夹持在夹臂的夹槽内,然通过第一压力传感装置对其夹持施加合适的力度,避免在夹持时将航空叶片夹持断裂,造成对冲击力的误判,然后通过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相互配合调节合适的高度,通过正反电机调节合适的角度,然后启动气缸,对其进行冲撞即,在冲撞过程中记录其压力即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自行调节任意角度的冲撞,而且还能保持其合适的加持力,使得叶片在冲撞前不会因为夹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抗冲击试验模拟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2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修复边坡加固绿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刷马达的机芯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