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不锈钢进气室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6911.6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0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褚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台县宏翔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14;F01N13/16;F01N3/021;F01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317212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尾气 排放 不锈钢 进气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不锈钢进气室,包括进气室主体,进气室主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内侧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内部设置有加强筋,进气室主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片,进气室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片,进气室主体一侧设置有连接块,进气室主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块,过滤块内部设置有过滤孔,通过设置隔热层、防护层和加强筋,在进气室主体使用过程中,利用防护层与加强筋的配合,可以提高进气室主体的强度,利用隔热层可以防止发动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对进气室主体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延长进气室主体的使用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不锈钢进气室。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低碳环保性等,汽车发动机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周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车的上市时间,其成本在整车成本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能否迅速调整产品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着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的私人订制向着大众化、多行业延伸,汽车的个性化定制也许不会太遥远,这些都对汽车发动机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设计方法中,设计周期长、设计费用高、修改设计不便等缺点,亟需解决,并且2021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发布会通报,今年7月起,我国将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标志着我国汽车标准全面进入国六时代,基本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与国五标准相比,汽车国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限值分别减低77%和67%。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发动机进气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直接输入到进气室内部,长期的高温会对进气室的构造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进气室出现损伤或者损坏的情况,影响进气室的使用周期;
2、现有的发动机进气室在使用时,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尾气中包含了焦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其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会被三元催化器,但是其中含有的焦油在排向三元催化器的过程中,会附着在汽车排气管道中,从而导致汽车尾气排放出现堵塞的情况,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不锈钢进气室,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不锈钢进气室,包括进气室主体,所述进气室主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进气室主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片,所述进气室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片,所述进气室主体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进气室主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块,所述过滤块内部设置有过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的材料由石棉纤维毡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层的材料由不锈钢与碳化硅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加强筋交叉排列在防护层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法兰片与第二法兰片在真空精密铸造炉内进行一体成型固定安装在进气室主体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块的材料由活性炭与玻璃纤维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孔的形状为Y字形,所述过滤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过滤孔横向排列在过滤块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不锈钢进气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台县宏翔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台县宏翔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6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