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60910.1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0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安秋颖;焦云飞;刘伟;刘涛;刘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潇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47/08;B08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邓翠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导航 技术 轨道交通 巡检 无人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无人机主体;巡检摄像组件,所述巡检摄像组件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的安装调节组件,且安装调节组件底部设置有巡检摄像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装调节组件,通过调整转动机构带动盘体可调整巡检摄像头的使用方向,通过驱动电动伸缩杆调整巡检摄像头的使用角度,提高该无人机装置的使用质量,同时设置有微型驱动装置、摆动臂和擦拭条可对巡检摄像头进行清洁,避免在使用时灰尘干涉巡检摄像头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巡检已成为轨道交通的重要巡检手段,巡检效益和质量较传统人工巡检有显著提高。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巡检方式自主性好、质量高,大幅提升了巡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已成为发展趋势。
现有的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无人机装置中的巡检摄像头在使用时其角度难以调整,导致需要频繁调整无人机飞行位置,较为麻烦,同时无人机装置在飞行时,其容易受到灰尘等杂质的影响,降低巡检摄像头的使用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视觉导航技术的轨道交通巡检用无人机装置,包括,
无人机主体;
巡检摄像组件,所述巡检摄像组件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的安装调节组件,且安装调节组件底部设置有巡检摄像头,所述安装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嵌入设置有调整转动机构,且调整转动机构底部固定有盘体,且盘体底部前侧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与巡检摄像头顶部前侧铰接,所述巡检摄像头顶部后侧通过纵向的T形的导轨滑动设置有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顶部与电动伸缩杆底部铰接,且电动伸缩杆外壁顶部上下贯穿固定插设在盘体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座适配的凹槽,且安装座呈圆柱形,所述无人机主体底部且处于凹槽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相适配的T形滑块,且T形滑块远离凹槽的一端通过弹簧与T形滑槽远离凹槽的一侧固定,所述T形滑块另一侧固定有插柱,且插柱活动贯穿T形滑槽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凹槽内,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开设有与插柱适配的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顶部左右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顶部均固定有弧形块,所述安装座底部开设有与弧形块适配的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槽口处固定有环形凸边,且弧形块底部与环形凸边顶部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巡检摄像头的左侧前端固定有微型驱动装置,且微型驱动装置输出端套设有摆动臂一端,且摆动臂的后侧外壁设置有与巡检摄像头前侧摄像部位贴合的擦拭条。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臂外壁开设有与微型驱动装置输出端适配的活动口,所述摆动臂外壁且处于活动口右方的位置开设有操作口,且操作口左侧内壁螺纹插接有转动螺销,且微型驱动装置输出外壁开设有与转动螺销适配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顶部前侧固定有微型水箱,且微型水箱底部固定插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水管贯穿盘体并与巡检摄像头前侧和擦拭条之间的位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潇,未经张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60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