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96118.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桂雄;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富莱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装置 | ||
1.一种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1)、折流单元、过水板(2)和污泥斗(3);在所述反应池(1)的一端设置进水口(1.1)而另一端设置出水口(1.2);
所述折流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进水口(1.1)至出水口(1.2)方向顺次设置在反应池(1)中;每个所述折流单元均包括折流板(4)和填料层(5),所述折流板(4)竖直设置,其顶端与反应池(1)顶部连接,而底端与反应池(1)底部留有过水间隙(W);所述填料层(5)设置在同一单元折流板(4)的过水间隙(W)的下游,且填料层(5)的一端与折流板(4)连接;
所述过水板(2)竖直设置,其底端与反应池(1)底部连接,而在其顶端处设有过水通道(2.1);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折流单元之间设置一个过水板(2),且所述过水板(2)与前一个折流单元的填料层(5)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污泥斗(3)设置在反应池(1)的底部,所述污泥斗(3)的数量与折流单元的数量相等,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回水管路(6)、排沙回水管路(7)和动力件;所述排泥回水管路(6)和排沙回水管路(7)的一端均与各污泥斗(3)连通,而另一端均与泥沙收集装置连通;所述排泥回水管路(6)与污泥斗(3)的连接位置的高度高于排沙回水管路(7)与污泥斗(3)的连接位置的高度;所述排泥回水管路(6)和排沙回水管路(7)还通过回水支路(10)与反应池(1)净化后的水体连通;
所述动力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排泥回水管路(6)上的第一动力件(8)和设置在排沙回水管路(7)上的第二动力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回水管路(6)在位于各所述污泥斗(3)内的部分均包括第一主管路和并联设置在第一主管路上的多个第一支管路;在所述第一支管路上设置多个集泥回水口(A);
所述排沙回水管路(7)在位于各所述污泥斗(3)内的部分均包括第二主管路和并联设置在第二主管路上的多个第二支管路;在所述第二支管路上设置多个集沙回水口(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路水平设置且均匀分布在第一主管路的周围;所述第二支管路水平设置且均匀分布在第二主管路的周围;所述第一支管路距离所述污泥斗(3)的底部700-800mm;所述第二支管路距离所述污泥斗(3)的底部150-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回水口(A)的开口方向斜向下,且所述集泥回水口(A)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60°;
所述集沙回水口(B)的开口方向斜向下,且所述集沙回水口(B)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60°。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渣单元,所述排渣单元包括多个水平设置在所述反应池(1)内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折流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排渣管的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过水通道(2.1)的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且二者高度差小于100mm;在所述排渣管上设有多个用于收集水体表层浮渣的集渣口(C);所述排渣管与外界集渣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口(C)的开口方向与折流板(4)正对设置;所述集渣口(C)的开口角度为90°-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的直径为160-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泥回水管路(6)、排沙回水管路(7)、回水支路(10)和排渣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池(1)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均设置布水堰(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富莱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富莱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61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及CT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料包转向传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