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38071.5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6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赖俊荣;蔡心映;李强;李伟新;刘东;余长虹;刘东林;张树村;李燕红;邓锦文;赖炫;张冬霞;徐龙;彭秀柏;李军;韦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港龙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08B9/087;B08B9/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平盐铁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纤维 冲击 再生 混凝土 比例 系统 | ||
1.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通过多根支撑柱(2)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混料箱(3),所述混料箱(3)的上端开设为开口,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滑轨(4),前后两个所述电动滑轨(4)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上端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电动推杆(6),四根所述电动推杆(6)的上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7),所述横板(7)的两端下侧分别通过多根连接杆(8)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9)和第二端盖(10),所述第一端盖(9)的顶部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杆(11),所述搅拌杆(11)的杆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12),所述第一端盖(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13),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3)的下端输出轴与搅拌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10)的顶部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杆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一端设为开口的固定筒(15),所述固定筒(15)内活动插接有延伸杆(16),所述延伸杆(16)位于固定筒(15)内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筒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拉弹簧(17),位于同侧的多根所述延伸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刮板(18),所述第二端盖(1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9),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9)的下端输出轴与转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10)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环形缓冲管(20),所述环形缓冲管(20)的下端均匀固定连通有多个高压喷头(21),所述环形缓冲管(20)的管壁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的一端贯穿伸出第二端盖(10)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高压喷头(21)向外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2)具体为弹性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3)的下端内侧设为锥台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9)和第二端盖(10)的内侧均设置有一层密封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5)和延伸杆(16)为对应的矩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纤维抗冲击再生混凝土用比例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9)和第二端盖(10)相近一侧的距离大于混料箱(3)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港龙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港龙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80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烫金机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PET瓶胚快速冷却的取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