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77477.4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5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兆;金圻烨;朱向利;冯静娅;戴佳男;李明祥;何毅成;李佩青;郭赫;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船舶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水,所述船舶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料单元、过滤单元、分离单元以及废液缓冲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自清洗过滤器与陶瓷膜过滤器,且能够进行自动反冲洗;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加热装置与分离装置,且能够将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浓缩液形成污泥和分离液,从而容纳于所述废液缓冲单元。进而实现脱硫废水的近零排放,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所需添加的药剂种类少且可循环利用,还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脱硫废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所产生的废气是全球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满足越来越严苛的船舶排放标准,船舶运营商可选择改用低硫燃油、更换清洁能源发动机、安装废气洗涤脱硫系统等方案。综合考虑经济性因素,全球主流船东大多选择安装废气洗涤脱硫系统。然而,在废气洗涤脱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脱硫废水,近年来,为了减少船舶柴油机排气对环境大气的污染,IMO(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和MEPC(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ttee)对于脱硫废水的排放限值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随着环保要求的愈加严格,部分国家和地区声称在港口水域将不允许排放洗涤水,因此开发出零排放的船舶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尤为重要。船舶废气洗涤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废水的达标排放,对零排放或近零排放技术的研究较少。废水只是通过简单的旋流分离或氧化处理后进行排放或回用,具有装置结构复杂、过滤器寿命低、处理效果稳定性差等缺点,并且处理后的水难以满足上述标准。
因此,需要一种船舶废水处理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废气洗涤脱硫废水排放难以达标、废水处理效果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船舶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水,所述船舶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用于接收所述脱硫废水;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进料单元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进料单元的所述脱硫废水,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自清洗过滤器与陶瓷膜过滤器,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脱硫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且能够进行自动反冲洗,所述陶瓷膜过滤器用于将所述脱硫废水分离为滤液和浓缩液;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与所述过滤单元连通,以接收来自所述过滤单元的所述浓缩液,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加热装置与分离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浓缩液进行加热,以使所述浓缩液汽化并进入所述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汽化后的所述浓缩液,以形成污泥和分离液;以及废液缓冲单元,用于容纳所述船舶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液。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进出口两端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所述进出口两端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跨膜压差达到预设值时,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能够进行自动反冲洗。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循环管路,所述陶瓷膜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具有循环泵,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分离单元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输出端连通至所述陶瓷膜过滤器的上游,所述分离单元的输入端连通至所述陶瓷膜过滤器的下游。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与所述陶瓷膜过滤器连通的滤液排出管路,所述滤液排出管路用于将所述滤液排至所述废液缓冲单元。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舶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药剂储存罐,所述药剂储存罐通过隔膜泵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以对所述陶瓷膜过滤器进行清洗。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储存罐包括酸液罐和/或碱液罐,所述药剂储存罐的材料包括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耀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77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坯移动速度调控系统
- 下一篇:氢能源汽车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