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顶部球击针刺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34261.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鹏;张凯庆;崔克军;林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施得运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顶部 针刺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部球击针刺试验机,包括支撑架、电池包固定架、电池包、配电柜、双电脑控制柜,前后移动同步组件、前后左右移动组件和移动球击针刺组件,本实用新型过上下驱动模组对滚珠丝杆联动施力推动导杆上的球击头由上向下运动,对电池包顶部进行球击测试,同时球击头尾部安装有力量传感器,通过施力球击头对电池包球击产生的反作用力传递到力量传感器上实时检测和反馈到双电脑控制柜上的电脑软件上进行控制,达到了适用于各类从上部向下受力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验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靠性、扩展性强,维护、维修便利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动力电池顶部球击针刺试验机,涉及验证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壳体的力学性能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故频发,在事故中时常有发生动力电池或新能源汽车碰撞、挤压、刮擦等痕迹,由该类事故造成的自燃最终原因也无法完全确定。
因此,研究新能源汽车或动力电池系统的顶部碰撞、挤压、刮擦、针刺等复杂力学性能变化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或动力电池系统的底部力学性能验证,但是现在的挤压针刺试验机一般结构复杂,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试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部球击针刺试验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动力电池顶部球击针刺试验机,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池包固定架、电池包、配电柜、双电脑控制柜,前后移动同步组件、前后左右移动组件和移动球击针刺组件,所述支撑架与电池包固定架底部相固定,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侧板,所述支撑架前端设置有配电柜,所述支撑架与双电脑控制柜后端电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前后移动同步组件,所述前后移动同步组件两侧设置有前后左右移动组件,所述前后移动同步组件中部安装有移动球击针刺组件,所述前后移动同步组件包括竖向移动横梁、左右同步驱动链条和导向轮,所述竖向移动横梁安装于支撑架顶部,所述竖向移动横梁内侧设置有左右同步驱动链条,所述左右同步驱动链条与导向轮下端相咬合。
优选的,所述前后左右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框、驱动电机、转动轴、齿轮和滑块,所述安装框安装于竖向移动横梁后端,所述安装框内部下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动轴与齿轮中部相连接,所述齿轮与支撑架上端内侧齿条相咬合,所述滑块与安装框底部相固定,所述滑块沿着支撑架上端滑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球击针刺组件包括固定框、上下驱动模组、保护罩、横向移动电机齿轮组、导轨滑块、导杆、力量传感器、球击头、摄像头、滚珠丝杆和防击打翻转滚轮,所述固定框嵌入安装于前后移动同步组件内侧,所述固定框顶部设置有上下驱动模组,所述固定框与保护罩后端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框内部安装有横向移动电机齿轮组,所述横向移动电机齿轮组与左右同步驱动链条内侧相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框与导轨滑块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与上下驱动模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滚珠丝杆安装于导杆内侧,所述导杆底部设置有连接板,并且导杆底部连接板底部安装有球击头,球击头尾部安装有力量传感器,所述导杆右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固定框上端嵌入安装有防击打翻转滚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球击针刺组件还包括Z向伺服电机、行星减速机、滚珠螺杆、钢针夹头、钢针和Y向伺服电机,所述Z向伺服电机安装于固定框内侧,所述Z向伺服电机与行星减速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行星减速机与滚珠螺杆下端相连接,所述滚珠螺杆上端设置有钢针夹头,所述钢针夹头内侧安装有钢针,钢针夹头尾部安装有力量传感器,所述Y向伺服电机安装于固定框下端。
优选的,所述防击打翻转滚轮共设置有四组,并且防击打翻转滚轮沿固定框左右两侧上下两端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轨滑块沿着竖向移动横梁内侧滑动,并且导轨滑块共设置有四个,所述球击头为实心半球体组成。
优选的,所述前后左右移动组件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前后左右移动组件沿竖向移动横梁前后两侧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4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电站用的测温电阻
- 下一篇:一种断气打滑式气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