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37577.1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实紫晶光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H04L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数据 加密 中继 | ||
1.一种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钥管理模块(120)、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和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
密钥管理模块(120)和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集成于FPGA芯片(200)上;
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的输出端与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的输出端与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与密钥管理模块(1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中继器还包括密钥存取电路模块(110)、时钟电路模块(101)和FPGA外围电路模块(102);
密钥存取电路模块(110)与密钥管理模块(120)连接,时钟电路模块(101)的输出端分别与密钥存取电路模块(110)的输入端、密钥管理模块(120)的输入端、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的输入端、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的输入端、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的输入端连接,FPGA外围电路模块(102)的输出端分别与密钥管理模块(120)的输入端、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同时具有接收以太网数据的功能,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同时具有发送以太网数据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数据加密解密处理模块(140)包括数据接收处理电路(141)、加密电路(142)、解密电路(143)和数据发送处理电路(144);
加密电路(142)和解密电路(143)是相互独立的电路,加密电路(142)和解密电路(143)均一端连接到数据接收处理电路(141)上、另一端连接到数据发送处理电路(144)上,数据接收处理电路(141)与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连接,数据发送处理电路(144)与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加密电路(142)采用AES-128加密算法,解密电路(143)采用AES-128解密算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密钥存取电路模块(110)包括密钥存储介质(111)和密钥数据读写电路(112);
密钥存储介质(111)、密钥数据读写电路(112)、密钥管理模块(120)依次连接;
密钥存储介质(111)中预存的密钥是预先获取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分发的量子密钥或者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量子随机数密钥,预存的密钥长度大于加密和解密算法要求的密钥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和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中的数据缓存均采用FIFO-RAM数据缓存。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网络数据加密中继器,其特征在于,网络数据接收电路模块(130)和网络数据发送电路模块(150)均为基于PHY芯片的千兆网数据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实紫晶光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实紫晶光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75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