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光干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88407.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9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良;杨琛;范嘉晨;刘庚其;曹渊杰;林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张学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光干扰机器人,每个支撑架的底部嵌入三个灰度传感器,机器人本体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每个第一转动支架上均具有漫反射激光传感器,摄像头与第二转动支架上具有摄像头,灰度传感器位于对应的支撑架的底部能够减少光线的影响,同时摄像头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将像素点灰度值二值化,将解决灰度传感器受光线影响的问题。漫反射激光传感器不依靠受光量检测距离,能够稳定检测,在倒退时可用于避障,解决了机器人在无迹可寻的情况下走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竞赛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光干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学与用相结合,高校的重视,各类与机器人竞赛有关的赛事方兴未艾。目前,结构简单的机器人,是很难完成各种不同任务。结构简单的机器人仍是采用一个灰度传感器用于判断路口和转弯,灰度传感器通过接收的光强判断,其受光线影响严重,在强光环境下会出现无法识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光干扰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灰度传感器在强光环境下会出现无法识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抗光干扰机器人,包括两个支撑架、四个转动装置、六个灰度传感器、机器人本体、支撑板、四个漫反射激光传感器、四个第一转动支架、摄像头和第二转动支架,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嵌入三个所述灰度传感器,每两个所述转动装置与一个所述支撑架连接,并位于所述灰度传感器的上方,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支撑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每个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每个所述漫反射激光传感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动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
所述摄像头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将像素点灰度值二值化,将解决灰度传感器受光线影响的问题。所述漫反射激光传感器用于机器人的避障。所述第一转动和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用于调整传感器的角度。所述转动装置负责机器人的驱动。
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上,每个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漫反射激光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所述漫反射激光传感器的探测范围能够覆盖机器人的两侧以及后方。
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包括第二支撑座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摄像头可拆卸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其中,每个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滚轮,所述电机与对应的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滚轮与所述电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8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