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07768.0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卫;叶宇诚;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芯(浙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22 | 分类号: | H01L23/522;H01L2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方珩 |
地址: | 314299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无源 器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该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主要是由衬底层、第一导电层、介电层等构成。其中,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衬底层上;第二导电层,部分覆盖于第一导电层上,以形成非电感元器件的接电区,部分覆盖于衬底层的上表面以形成电感线圈部;介电层,用于形成绝缘层,其设置于衬底层和第一导电层上,以覆盖第二导电层,并且至少有部分未覆盖接电区和电感线圈部的上表面的待连接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改善集成无源器件中电感器件的器件品质因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以及大型的集成电路得到广泛的应用,组成集成电路的元器件中可以是无源的或者是有源的,当元器件为无源器件时成为集成无源器件(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IPD),IPD提供高精度电容及高性能电感等无源器件的集成,目前在射频上的应用成为新热点。
现有技术中,集成无源器件中的无源器件主要由无源电阻器、无源电容器以及无源电感器等多种集成,其中,高性能电感器件主要是采用厚铝/厚铜工艺,但是从半导体前道工艺整体考虑,单层金属厚度最多到3um,如果达到10um,则采用叠加互联方法,至少由二层厚铝和二层厚铜叠加,金属层之间填充厚二氧化硅层,并且每层二氧化硅厚度均要大于金属层厚度。在实际使用时,当高性能电感器件采用叠加互联的方式形成的多层金属结构时,相邻的两个两层金属层之间填充的二氧化硅层的厚度较厚,因而导致成二氧化硅层的应力较大,从而易造成微裂纹,以致于出现集成无源器件失效等现象,从而造成器件品质因数较差。然而需要提高集成无源器件的器件品质因数时,单层的金属层的厚度需要超过大于3um,甚至达到10um,因此采用传统叠加互联方法制作的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已无法满足电感器件对更高性能的使用需求,难以改善电感器件的器件品质因数。
因此,如何改善集成无源器件中电感器件的器件品质因数,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可改善集成无源器件中电感器件的器件品质因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上;
第二导电层,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形成非电感元器件的接电区,部分覆盖于所述衬底层的上表面以形成电感线圈部;
介电层,用于形成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并且至少有部分未覆盖所述接电区和所述电感线圈部的上表面的待连接区域。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介电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介电层包括:旋涂玻璃、聚酰亚胺和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材质或组合构成的涂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为3~20um。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非电感元器件至少包括:电阻部;其中,所述电阻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上的电阻层,设置于所述电阻层上且至少为所述接电区的一部分的电阻导出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阻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集成无源器件的结构还包括:第三导电层,部分覆盖于所述介电层的表面,且部分覆盖于所述待连接区域,以形成接触电极,用于连接所述接电区和所述电感线圈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非电感元器件至少包括:电容部;所述电容部包括:用于构成下电极部的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上表面的部分区域且被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覆盖的电容介质层,以及覆盖于所述电容介质层上表面且至少为所述接电区的一部分的电容电极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芯(浙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赫芯(浙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07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渡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NB-IoT绿色能源充电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