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18040.8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廖红玲;尤良春;刘敬红;梁振;雷齐筝;邹雄林;白彩霞;杨碧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深科律师事务所 44840 | 代理人: | 吴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展吸能式路侧 上游 端头 | ||
1.一种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头固定框架(1)、解体式立柱(2)和滑动式导向板(3),所述端头固定框架(1)的一端与滑动式导向板(3)连接,另一端设有挡板(11);
所述解体式立柱(2)包括预埋端(21)和解体端(22),所述解体端(22)的一端与端头固定框架(1)或滑动式导向板(3)连接,另一端与预埋端(21)连接;所述预埋端(21)的一端与解体端(22)连接,另一端用于锚固在地面上;
所述滑动式导向板(3)的延伸方向上设有滑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端面呈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体端(22)与预埋端(21)均由H型钢加工而成,所述解体端(22)与预埋端(21)连接处设有解体连接块(23);
所述解体连接块(2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31)和解体样孔(232),所述第一连接孔(231)用于将解体连接块(23)与解体端(22)或预埋端(21)进行连接,所述解体连接块(23)在被碰撞时会从所述解体样孔(232)处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板(4)和第一立柱(5),所述滑动式导向板(3)的一端与端头固定框架(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向板(4)连接;
所述第一立柱(5)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板(4)连接,另一端用于锚固在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体端(22)通过防阻块(7)与端头固定框架(1)或滑动式导向板(3)连接,所述第一立柱(5)通过防阻块(7)与第一导向板(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式斜撑(6),所述伸缩式斜撑(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导向板(4)上,另一端用于锚固在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斜撑(6)包括斜撑立柱(61)、斜支撑杆(62)、支撑套管(63)和伸缩杆(64),所述支撑套管(63)的一端与伸缩杆(64)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斜撑立柱(61)上,所述斜支撑杆(62)的一端固定在斜撑立柱(61)上,另一端与支撑套管(63)连接,所述斜撑立柱(61)、斜支撑杆(62)和支撑套管(63)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杆(62)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621)和第二连接板(622),所述第一连接板(621)用于与斜撑立柱(61)连接,第二连接板(622)用于与支撑套管(63)连接;
所述支撑套管(63)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板(631),另一端底部设有第四连接板(632),所述第三连接板(631)用于与斜撑立柱(61)连接,第四连接板(632)用于与第二连接板(622)连接;
所述伸缩杆(64)的一端套设在支撑套管(63)内,另一端设有第五连接板(641),所述第五连接板(641)用于通过防阻块(7)与第一导向板(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展吸能式路侧上游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管(63)上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633),所述伸缩杆(64)上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642),各所述第一调节孔(633)与各第二调节孔(642)的孔径和孔距一一对应;
所述伸缩杆(64)通过第一调节孔(633)和第二调节孔(642)来控制从支撑套管(63)中伸出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180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